全省首個外貿集聚區落戶南安、8個公共海外倉布局形成、對講機中東專項行動迅捷、水暖衛浴閥門企業組團出海……202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南安堅定吹響“再下南洋”行動號角,實現外貿出口增長8.4%。
“不出海,就出局”已經成為眾多南安企業的共識。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南安明確提出深化“再下南洋”行動,開展新興市場“廣告出海”,實施對講機中東專項行動,探索發展新型易貨貿易,建好2個外貿集聚區,布設一批品牌獨立站、前置倉、海外倉……這如同一股強勁東風,吹拂著企業的心田。
南安企業向中東采購商推介對講機產品。
協會組團出海布局全球
俄羅斯、越南、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印尼……2024年,泉州蘭帝廚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帝廚衛”)總經理華林很忙碌,頻繁出差國外。
蘭帝廚衛位于南安侖蒼鎮,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廚衛五金產品的企業。華林頻繁前往多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調研當地建材市場,尋找與當地企業合作的契機。“不走出去闖一闖,很難遇到這些機會。”在得知福建省水暖衛浴閥門協會計劃組團出海,華林早早便預訂了位置。他表示,和協會一起出去,可以鏈接到更好的資源,也能精準定位市場需求。
“第一年出海,公司便收到了200萬元左右的外貿訂單,還有客戶訂了10多款五金模具,這更加堅定了我們走出去發展的念頭。”華林說。
蘭帝廚衛只是南安水暖衛浴閥門企業組團出海的縮影。“南安是中國水暖之鄉,已經積累了技術、管理、制造等方面優勢,但在國內基建放緩的背景下,國際建材市場持續繁榮,海外市場成為水暖衛浴閥門企業的重要突破口。”福建省水暖衛浴閥門行業協會秘書處主任林秋燕介紹。
2024年,該協會積極謀劃,并在7月正式組團出海。出海期間,他們采取“135”計劃,即到一個國家或地區,圍繞大型展會觀展或參展,對接3家行業協會或當地的華人商會以及當地標桿企業,最少走訪5個當地的建材市場。
“去年,我們兩次組團前往俄羅斯,不僅考察了當地市場,還鏈接當地資源爭取到了2025年俄羅斯莫斯科國際建材展覽會國際館的展位。”林秋燕告訴記者,該展會是俄羅斯乃至東歐地區最大的國際性建材行業博覽會。屆時,南安將有3家水暖衛浴企業聯合參展。
記者了解到,2024年,僅南安水暖衛浴閥門企業就先后5次、近百家次赴俄羅斯、沙特等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開展“促交流、拓市場”考察調研活動。此外,南安市海西閥門協會、消防協會、石材協會等多個商協會也紛紛組團出海,搶灘海外市場。
“幾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南安人秉承‘愛拼才會贏、輸人不輸陣、輸贏笑笑’的精神特質,在海外闖出一片新天地。‘再下南洋’行動不同于以往的是,它打破單打獨斗的局面,更多的是以產業集聚為特點的‘抱團出海’新態勢。”南安市商務局局長王源森表示。
精準施策助企破浪前行
近日,泉州市遠拓電子有限公司加快了對講機生產進度,由于貨物已裝滿倉庫,不得不將部分放在接待大廳。“我們剛簽下公司外貿史上最大一單,金額達500多萬元。”總經理陳清添笑著說。
“全球每三臺對講機,就有一臺來自南安”,這句話是對南安對講機行業的褒揚,卻令陳清添和很多本地同行開始思考:“另外兩臺去哪了?”
為擴大市場份額,不少企業將目光瞄準海外,政府支持成了推動他們走出去的關鍵因素。2024年10月16日,南安出臺全國首個針對對講機產業抱團搶灘中東市場的精準區域扶持政策——《南安市對講機行業開拓中東市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5年)》,讓不少對講機企業敏銳嗅到先機。
僅3天后,南安市委、市政府牽頭組織,在阿聯酋舉行的南安電子信息(對講機)產品迪拜展銷會暨產業推介會,數家企業積極響應,展現了南安對講機強大的產業優勢,與中東采購商簽訂超億元意向采購訂單。
“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在政府牽頭下,與本地同行組團赴外參展。”成功獲客后,福建拓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奮飛說,在企業出海這件事上,南安各部門都很重視,政策也向行業傾斜。
福建寶鋒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少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南安市委、市政府在極短時間出臺十幾條針對對講機行業的政策,充分了解企業需求,抓住痛點解決問題,讓他感受到企業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抱團發展。
2024年,針對產業困境,南安還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推出支持企業系列政策,調整園區企業考核辦法,兌現惠企資金2.72億元,“四上”企業突破2600家,6家民企躋身福建企業100強,堅定企業做大做優做強的信心,讓“4+2+N”現代產業體系更具競爭力。
平臺賦能共拓新興市場
在南安市外貿集聚區首場培訓的課堂上,業界專家傾心授課,舉案例、列數據,分享國際貿易的“避坑”攻略;在為期45天的阿拉伯語培訓班里,來自企業的34名學員正跟著老師練習發音。此前,南安還成功舉辦了越南語培訓班。
定制化課程的創新,源自企業出海業務的實際需求。目前,南安對講機行業出海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同市場的產品標準不一,導致企業投入很多精力去研究當地的法律法規,無形中增加了成本,也會因產品標準不符合導致“丟單”。另一方面,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搶抓新興市場,催生了企業學習小語種的需求。
于是,政府部門快速響應,搭建各類服務平臺。
南安市外貿集聚區通過引入的工信、商務、市場監管、貿促、稅務、海關、人行(外管)等各公共服務職能,“一站式”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逐步成型。
南安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網址首頁頂部設有綜合服務、選品中心、一鍵開店、電商學院等主要入口。輪播廣告大圖下,還分出了工商稅務、金融服務、跨境物流等8個相關服務板塊,再往下是豐富的出海資訊。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簽署27家服務商資源,上架超2.8萬個產品。
“搭建這些服務平臺的初衷是希望南安從事外貿出口的工業企業抱團,將集聚的南安優品推向全球。”南安市商務局副局長黃少華介紹。
與此同時,南安還積極打好新時代“新僑牌”,通過聯系海外僑親資源,加快公共海外倉布局,投放“買建材來中國南安”等海外廣告,助力南安優品貨通全球。
過去的一年,南安組織23個經貿交流團赴海外搶訂單、拓市場,7家企業通過AEO認證,全年預計進出口增長9%;實際利用外資超5000萬美元。依托全方位資源集聚,越來越多南安企業揚起了出海風帆,擴展新市場、瞄準新坐標、開拓新資源,海外掘金漸成規模。
(記者 朱曉西 傅雅蘭 通訊員 曾國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