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武榮大地,正以一場全城矚目的人才盛宴,向四海英才發出誠摯邀約。5月20日,第三屆“泉州人才節”南安專場正式啟幕,從科技創新平臺的揭牌儀式,到高技能人才的技藝比拼,從青年人才的跨界交流,到文化名家的藝術盛宴……十二場特色鮮明的人才活動點亮這座千年古邑的引才之路。當前這座千年古邑人才總量已達23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群體4430人。南安正以全鏈條的人才服務生態,持續構筑起近悅遠來的人才“強磁場”。
靶向引才 構建產才融合新生態
在南安的產業版圖上,“4+2+N”現代產業體系正釋放著強勁動能。圍繞4條全產業鏈千億生態走廊的發展需求,南安市全面統籌人才工作,精準規劃人才引育路徑,讓人才鏈與產業鏈形成共振效應。
科技創新平臺成為吸引頂尖人才的“強磁極”。秉持“政府搭臺、市場運作”的理念,科技人才創新中心、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泉州芯谷南安科創中心等三大科創平臺相繼落地,廈門大學洪明輝、芯通科技王建欽等團隊在此扎根。在特級人才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正專注于前沿技術攻關??蒲腥藛T感慨:“這里不僅有先進的實驗設備,更有從研發到轉化的全周期支持,讓科研成果真正能落地生根。”政府主導的平臺運營模式,既保障了戰略方向,又通過市場化機制激發創新活力,為科技創新裝上“加速器”。
青年人才是產業迭代的“源頭活水”。南安創新構建的“政府+企業+高校+商會”四維引才模式,讓校園與職場不再遙遠。29個校企合作聯絡站如同橋梁,連接著全國多所高校;4條定制化招才路線,帶領企業走進象牙塔攬才。“畢業后能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還有系統的培養計劃,這是我選擇南安的原因。”一位入職本地龍頭企業的碩士畢業生說。更值得關注的是,與北大光華等機構合作的青年領軍工程,正為產業儲備“未來掌舵人”,100名青年企業家培養計劃,彰顯著南安著眼十年的人才戰略眼光。
技能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鋼筋鐵骨”。在南安,產教融合早已不是口號——3家技能培訓基地、27個技能大師工作室,構成技能提升的“加油站”;5萬多人次的技工培訓、50萬產業工人的龐大隊伍,支撐起制造業的堅實底座。“訂單式”委培讓學員一畢業就有崗位,異地勞務協作工作站打通跨區域用工通道,政府用務實舉措讓“工匠精神”落地生根。正如一位企業一線技術工人林先生所言:“在這里,只要肯鉆研技術,就有晉升通道,就有尊嚴和價值。”
這里有干事創業的舞臺,有成長成才的通道,更有溫暖人心的關懷。從此次人才節“海絲泉州人才港灣”主題的持續深化,到南安23萬人才總量的積累,再到4430名高層次人才的集聚,背后是“引育用留”的完整生態。
在引才上,南安建立分層分類的人才認定體系,讓技能人才與學術人才都能享受優厚禮遇;在育才上,實施干部“強素質”計劃,9大專題培訓提升服務能力,讓政府部門成為“懂產業、懂人才”的貼心人;在用才上,推行“揭榜掛帥”“賽馬”機制,讓人才在重點項目中挑大梁;在留才上,構建“住房+教育+醫療”保障體系,5734套人才公寓、子女入學“綠色通道”等政策,解決后顧之憂。
多維賦能:打造人才發展新場景
當人才節的大幕拉開,南安向世人展示的不僅是政策力度,更是充滿溫度的人才發展生態。十二場活動如同十二把鑰匙,打開了不同群體的成長空間。
科技創新類活動直擊產業痛點。選擇在人才節舉行科技人才創新中心揭牌儀式,旨在進一步建設區域性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而在即將舉行的大院大所“賽馬”比拼頒獎禮上,石材線鋸團體標準也將同步啟用。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行業話語權的提升。“政府敢給政策、敢投真金白銀,我們搞創新就有底氣。”參與“賽馬”比拼的線鋸設備領域從業者說。這種“項目+平臺+政策”的組合拳,讓科技創新真正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
技能提升類活動彰顯工匠價值。CAD繪圖職業技能競賽,將引導選手們專注于每一個線條的精準度,這不僅是技藝的比拼,更是職業晉升的“綠色通道”;高技能人才交流會上,政策解讀環節更是能讓技工們清楚看到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大賽獎勵等實實在在的利好。當地政府以活動的方式進一步完善“以賽促訓、以訓促用”機制,讓技能人才不再有技難申,而是真正成為產業發展的“香餑餑”。
青年交流類活動激發創新活力。“根植南安·才聚四海”主題交流中,青年人才代表將圍坐暢談,從跨境電商到文化創意,不斷碰撞創業火花;“邂逅青春”跨界交流活動上,不同行業的青年人才將打破壁壘,在交流與互動中感受城市溫度。“南安不只是工業強市,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開放的創業氛圍。”參與組織活動的南安青商會相關負責人說。“文化+社交”的場景營造,將讓更多來南安的人才從“過客”變為“家人”。
文化浸潤類活動厚植城市魅力。當“來南安·會成功”的燈光秀點亮夜空,愛才重才的城市氣質躍然眼前;文化名家工作室里,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漆藝技法,讓青年人才觸摸到千年文脈;美術人才作品展上,石材與水墨的跨界創作,展現著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一座尊重文化、懂得藝術的城市,一定能包容多元的人才。”一位文創行業從業者的評價,揭示了南安引才的深層密碼——不僅靠產業基礎,更靠文化認同。
“人才工作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南安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的話語,道出了這座城市的引才哲學。當人才節的大幕揭開,南安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書寫著新時代人才強市的新篇章。在邁向2000億城市的征程中,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正等待著更多英才共赴山海、共創未來。(通訊員 黃釗偉 林婧 黃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