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南安市人社部門負責人“掛帥”組隊,帶著本地企業跨省招人,搶抓先機;節后,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一場接一場,將一系列返崗復工就業服務和優質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企業大門前,包車接返的大巴如期抵達,接回了返崗人員,也帶來了來南務工的新員工……作為民營經濟強市,南安正以一幅“熱氣騰騰”的招工圖景和“人勤春早”的蓬勃景象,拉開2025年高質量發展新序幕。
南安開展“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活動,支持企業拓崗穩工。圖為求職者正在了解相關信息。
1月14日以來,南安全面啟動2025年“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活動,累計開展線下招聘會20場,參會企業643家次,提供崗位數3萬多個,參會人數6萬多人次,達成初步就業意向6545人;舉辦線上訪企探崗、直播招聘活動9場,瀏覽量達11.4萬人,為全力支持企業拓崗穩工做好保障。
密集出招南企掀起“搶工”潮
企業招聘專員走出展位發傳單,隨身攜帶平板播放企業宣傳片,熱情“推銷”崗位;市人社局工作人員現場宣傳就業政策,為求職者講解各項就業補貼;還有“帶崗主播”現場直播,為無法到場的求職者打開線上求職渠道……這是1月以來,南安密集開展的省內外各場招聘會上的火熱一幕。
春節前后是人員流動的高峰期,也是企業穩用工、保生產的關鍵期。為此,南安的“搶人大戰”早在春節前就吹響了號角。
“去年底,我們就圍繞企業用工需求進行了深入調研,精準把握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者就業意向,制定了詳細招聘計劃,千方百計送崗位、促就業。”南安市人社局副局長楊佩藝介紹。
1月底,由南安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帶隊,多家重點用工企業組成“搶工團”,帶著超900個就業崗位前往云南省麒麟區、沾益區、經開區等地連辦7場專場招聘會。2月中旬,南安市域內10場招聘會、山海協作專場招聘會圓滿收官,累計吸引532家企業到場,為群眾提供崗位數2.6萬個。
“得益于人社局的指導,今年我們組織了2名云南省的職工到現場推介企業助力‘搶工’,效果還不錯。”申利卡鋁業人事招聘負責人介紹。為了歡迎新員工的到來,閩發鋁業不但提供帶薪實習、免費住宿和工作餐等福利待遇,還實行“師帶徒”模式,幫助新員工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沒想到在南安這么快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如果好好干,一個月工資可以達到1萬元以上,還包食宿。”剛入職鵬翔實業的貴州籍新員工羅全清高興地說。
保障企業用工不僅要招到人,更要招準人。春節期間,南安還指定專人與用工需求量較大企業進行對接,第一時間將需求信息推送至貴州桐梓、習水、德江,云南會澤、永德、羅平等勞務協作地區,通過全市41個零工市場(驛站)進行精準招工,就近吸納勞動力近400人。“春節期間,我們通過南安市零工市場開展線上線下就業服務2000多家(人)次,為35家企業發布就業崗位1700多個,實現就業超320人次。”楊佩藝介紹。
此外,“探崗南安名企”、直播帶崗、崗位推薦等招聘活動也紛紛上線,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通過帶隊探訪申利卡鋁業、寶鋒電子、特易通電子、鵬翔實業、南益電腦針織等“用工大戶”,實拍工作環境,現場對接招聘負責人,為求職者“解碼”企業用工環境、崗位需求及福利待遇,助力民企招工引才。
引留并舉搶抓節后“開門紅”
為了搶抓節后生產的黃金期,在招聘會火熱進行的同時,南安企業組織的接員工返崗專車也溫暖啟程,為新老員工提供從“家門口”到“廠門口”的便捷返崗服務,保障務工人員順利返崗。
2月8日,兩輛從貴州畢節和畢節東出發,歷經30多個小時,順利接返90多名新老員工的大巴車,緩緩停在鵬翔實業耀升廠區門口。“歡迎回家!”企業人事部門工作人員早早等在廠門口,用一聲聲溫暖的問候迎接務工返崗人員,讓新老員工幸福感滿滿。
“這兩年公司都組織專車送我們回家過年、返南務工,幫我們省下了一大筆路費,真的很貼心、很暖心。”鵬翔實業的貴州籍員工楊益海說,南安的好政策、好服務吸引著他留在這里,如今他已經是公司10多年的老員工,家里的兩個兄弟也跟著他一起到公司入職,共同在南安打拼。
入職培訓也讓節后用工市場熱氣騰騰、充滿活力。在泉州三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泉州科牧智能廚衛有限公司,一批新員工正在通過“老帶新”、入職培訓等方式走上生產線。
“受去年‘國補’的影響,我們訂單爆滿,用工量也激增。在市人社局的組織下,我們參加了各種招聘會,還鼓勵員工‘以老帶新’,現在招的員工已經基本能夠滿足生產需求。”泉州科牧智能廚衛有限公司人事負責人林先生說,最近公司正在組織新員工參加入職培訓。
“春節前,市人社局領導專門到我們公司為員工頒發泉州‘銅牌引工大使’的獎勵,并進行了政策宣講,對我們企業春節招工引工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泉州三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負責人告訴記者,節后公司再次通過“以老帶新”方式招到一批新員工,目前正在陸續培訓上崗,有力地保障了生產用工需求。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化招聘活動、強化創業帶動就業、提升職業技能培訓、優化人才服務、加強校企合作以及關注重點群體就業等工作,推動就業創業工作深入開展,為南安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為一季度‘開門紅’‘開門穩’做足保障。”楊佩藝表示。
(記者 洪麗燕 李想 通訊員 蘇闐元 黃偉宏 顏順發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