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吹滅蠟燭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但如果用耳朵去吹,你會不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有人可以做到。南安市水頭鎮有位名叫張習江的奇人,他的耳朵能吹滅蠟燭,還能演奏葫蘆絲。昨日,記者就親眼目睹了他表演的這些絕活。
張習江表演用耳朵吹滅120根蠟燭
耳朵吹滅120根蠟燭 還能演奏葫蘆絲
昨日上午,記者在水頭鎮英良藍灣五號小區見到了張習江,出生于1974年的他扎著一條辮子,看起來精神干練。他說,自己從今年才開始學著用耳朵吹滅蠟燭,最開始一分鐘可以吹滅40根,后來增加到70根,最近在挑戰120根。記者注意到,他用來吹蠟燭的道具,一端是個普通的聽診器,另外一端是個氣嘴,兩者用軟管相連。張習江介紹,直接用耳朵吹的話氣容易散掉,用道具的目的是為了使耳朵里出來的氣能夠集中。
現場,工作人員擺上120根蠟燭,分成五排,然后一一點燃。張習江戴上聽診器,右手拿著氣嘴靠近蠟燭,左手捏住鼻子,抿著嘴,開始運氣。一聲“開始”后,只見他拿著氣嘴快速移動,所到之處,蠟燭紛紛熄滅,一排結束后,他快速從另一排開始……最后,他只用了27秒多就將120根點燃的蠟燭全部吹滅。
緊接著,張習江又表演了用耳朵吹葫蘆絲。這次他不用道具,拿起放在一旁的葫蘆絲,將吹嘴放進耳朵里。然后,他捏住鼻子,開始運氣,手指則在葫蘆絲上輕輕跳動,樂曲聲隨之傳來。張習江說,因為剛剛表演了吹蠟燭,導致他用耳朵吹葫蘆絲時氣息不是很連貫。
張習江告訴記者,為了學會用耳朵吹葫蘆絲,要先用嘴吹熟曲子,這對他來說并不容易。因為小時候家庭困難,他沒有接受過多少音樂教育,一開始連樂譜都不認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才學會了第一首曲子。
張習江用耳朵演奏葫蘆絲
從小發現耳朵會呼吸多次上電視表演絕活
用耳朵吹葫蘆絲或者吹蠟燭時,張習江都要閉嘴捏鼻子,這樣才能讓氣盡量從耳朵出來。對他來說,耳朵能吹奏,也能呼吸。“用膠帶粘住嘴和鼻子,我都能睡覺。”張習江說,他還能將嘴巴和鼻子長時間泡到水里。
張習江還能用耳朵給輪胎打氣,“八九分鐘就可以將輪胎充滿氣”。記者在一段視頻中看到,他將道具接上一個沒有氣的黑色輪胎,幾分鐘后,輪胎就鼓了起來。
這樣用耳朵會不會覺得難受?“就跟用嘴巴一樣。”張習江笑著說,就是吹完之后會覺得有些疲憊。
張習江是貴州畢節人,1993年來到廈門同安打工,現在在同安一家紙箱廠上班,同時和朋友一起在水頭經營酒水生意。他從小就發現自己的耳朵可以像鼻子一樣呼吸,但因為害怕被人認為是怪物,一直都不敢說出來。2010年年底,他開始用耳朵抽煙、吹氣球,媒體知道后,開始采訪他。此后,他靠著耳朵的絕活,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電視臺的綜藝節目。
或許是耳朵鼓膜穿孔最好到醫院檢查治療
泉州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廖軍表示,張習江的耳朵會吹氣或許是鼓膜穿孔,可能是由中耳炎或者外傷引起。廖主任解釋,正常人耳朵的中耳有一個鼓膜和一個鼓室。正常的鼓膜是完整的,沒有穿孔,鼓室通過鼓膜與外耳道隔開,在鼓室與鼻子之間,有一條相通的管道,叫做咽鼓管,中耳通過這條管道與鼻腔相通。咽鼓管會不定期開放,氣體會由鼻子通過咽鼓管補充到中耳。
廖主任分析,張習江吸氣后往耳部鼓氣,氣體會通過咽鼓管,到達鼓室,再通過穿孔的鼓膜,經由外耳道吹出,因此能夠吹葫蘆絲、吹滅蠟燭。
“這樣做容易將鼻咽部的炎癥帶到耳朵引起發炎。”廖主任建議最好到醫院治療,看能否通過手術進行修補。如果未加以治療,繼續用力吹氣表演,可能引起圓窗膜破裂,損傷內耳,導致耳聾(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未治愈前,洗頭、洗澡時還要防止耳朵進水,不然容易引發中耳炎。(記者 吳志明/文 林勁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