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仿佛披著潔白的紗,在水中沉浮漂泊,那楚楚動人的嬌柔姿態,美翻了!這抹驚艷,來自南安清水巖,是市民楊先生無意中發現的。
楊先生在南安洪瀨經營一家生活館,平時對水生物很感興趣,身邊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前天早上7點多,他到附近的南安清水巖散步,無意中發現一個放生池水中,有許多白色的小家伙在游動,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水母。
出于好奇,楊先生撈了一些回店里,分開養在生態缸里。楊先生說,他上網找了資料,發現這叫桃花水母,他想試試能不能人工養活,甚至繁殖,他給它們喂養了不同的餌料,放在不同的水質里,目前所有的水母都活得好好的。楊先生表示,如果養不活,他就把其他水母放回清水巖。
昨天上午10點多,海都記者探訪了這些桃花水母的發現地——南安清水巖,它們是在寺里一個人工改造過的池子中被發現的。由于戶外高溫,此時的水母紛紛躲在池子底,只有少數不懼高溫的偷偷露個臉,在水淺處搖曳。
至于這些水母的真實身份,昨天泉州師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的黃周英教授看了照片后說,它們確實就是桃花水母。“泳姿很美!”看了海都記者拍的視頻后,黃教授也忍不住夸道,她說,放生池經常有人帶來龜等生物放生,水母幼體就會附著在上面,所以池子里才會出現桃花水母,另外,這也說明清水巖的水質不錯。
關于桃花水母,海都報曾幾次報道過。3年前,在清源山茗山茶村的茗山湖畔就曾連續幾年發現。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的美稱,借用古代的措詞,你可以用文藝腔,親切地稱呼它為“桃花魚”。
桃花水母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瀕臨滅絕的腔腸動物,直徑約2厘米,最早誕生于約5.5億年前。黃教授說,桃花水母對水質要求極高,目前有記錄的共11種,中國能找到9種,中國的桃花水母多偶然出現在一些水域,表現為來無影去無蹤,很少連年出現,一般出現在周邊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方。
桃花水母美則美,但“可遠觀而不可近玩”。一方面,它有一定的毒性;另一方面,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捕撈是禁止的。對這些美麗的桃花水母,最好的保護就是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保護好水源不被污染。(海峽都市報記者 張帆 田米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