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而出、鳳凰蝶變、華麗轉型。在4月16日南安農商銀行隆重召開的開業典禮上,該行董事長陳文清用這三個詞來詮釋該行的60年奮斗歷程。作為一家具有獨立一級法人資格的地方性銀行,60年風雨路,該行從極為弱小的農信社,茁壯成長為目前存貸款規模、盈利能力及上繳稅額均躍居南安十三家金融機構首位、綜合實力名列全省農信系統前茅的農商銀行,成為南安人的“厝邊銀行”。
出身農村服務農村
說到該行,必然要說到“福萬通”。“福萬通”源于“福萬家·通四海”。“福萬家”,心系客戶、股東、員工、社會,送福萬家;“通四海”,升華產品、結算、網點、合作伙伴,融通四海。“這不僅僅是一句廣告詞,更是一貫的經營方針和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最佳總結。”陳文清董事長如是說,“我們出身在農村,就應該全心全意為農民服務”,堅持把支農服務當作工作的根基、主心骨和根本路線。
該行立足農村廣闊的中小市場,鮮明地提出了“草根性”的理念,“脫掉皮鞋穿回草鞋”、“走小額分散、發展千家萬戶的道路”,堅持“錯位競爭、差別服務”的經營策略,將服務“三農”和中小企業作為經營理念。
正是如此,該行率先開辦機械按揭貸款、林權、海域權抵押貸款,成功推出存貨質押貸款、小企業聯保貸款和農村住房按揭貸款等30多種貸款品種,基本滿足農民朋友的不同信貸需求。
惠農行動采集信息
“采集個人信用信息,了解農民資金需求,并及時跟進信貸支持,有效解決了農戶擴大生產、增收致富的資金問題。”陳文清告訴記者,2011年4月,該行啟動“幸福南安·惠農行動”工程,開展農戶信用評分、貸款授信工作,并建立數據庫。
“我們將用3至5年的時間,建立起較為完整的農戶信息庫,為農戶提供資金、結算、理財等相關服務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南安農商銀行的個人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完成近10萬戶,農戶建檔面達37%。
在加大支農、扶農工作力度的同時,該行進一步加大貸款品種、利率定價機制、擔保方式等方面的創新力度,貼近當地實際,很好滿足農戶資金需求。截至3月末,該行存款余額超128億元,貸款余額超82億元,逐步成為一家“經營有方、管理有序、內控有效、執行有力”的良好銀行。
□本報記者林艷騰通訊員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