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關注的晉江防洪提升工程南安段一期建設和洪瀨譙琉村重點區域排澇治理項目順利完成招標。
“南安高度重視城市重點區域排澇治理類工程,目前正在重點推進在2016年、2023年受災嚴重鄉鎮相關項目,如在洪瀨鎮實施晉江防洪提升工程南安段一期建設,以及洪瀨譙琉村重點區域排澇治理項目。”南安市水利局規劃建設科科長張佳景告訴記者。
據了解,晉江防洪提升工程南安段一期項目計劃建設防洪堤(岸)線總長14.207千米,新建水閘3座、排澇泵站1座、排水涵洞4座,改建阻水農橋10座,拆除壅水滾水壩2座……為推進該項目建設,連日來,洪瀨鎮村干部充分利用在外人員返鄉時機,下沉一線,做群眾思想工作,加快簽約步伐。
解決洪瀨鎮區內澇問題
防洪工程計劃投資超4.5億元
21日,記者來到洪瀨鎮集新村村民黃文取家中,只見其1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已基本騰空。
“我的廠房位于溪邊,2016年,受臺風‘莫蘭蒂’侵襲,廠房被淹1米多;去年,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廠房又被淹1.2米,僅被淹當天便損失10多萬元。”黃文取回憶。
“21日上午,鎮村干部來到我家,我立即就簽訂了廠房拆遷協議,并開始著手搬遷。”黃文取表示,雖然拆除機械設備會造成一定的損失,但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身為一名黨員,更應該大力支持。
據了解,洪瀨鎮位于晉江流域東溪中游、山美水庫下游,人口約9.3萬人,為福建省五大商貿集鎮之一。由于東溪支流梅溪河道斷面較小,且洪瀨鎮區地勢較低,極易造成洪澇災害。“現狀河道狹窄,最窄處箱涵淤積嚴重,僅剩約0.5m過洪。”張佳景說。
2016年臺風“莫蘭蒂”侵襲時,因梅溪排洪不暢,導致洪瀨鎮區大面積內澇,積水最深處近3米,洪瀨鎮4.5萬人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高達6.9億元;2023年臺風“杜蘇芮”侵襲時,洪瀨受淹面積范圍更廣,積水深度比2016年多30厘米左右,給當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災害。初步統計,洪瀨鎮受災群眾2.98萬人;農田受災面積約8000畝,工業企業200余家廠房、設備、產品受損,受淹店鋪近2000間等,初步估算直接經濟損失約6.6億元。
受臺風“海葵”帶來的短時強降雨影響,洪瀨出現內澇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洪瀨內澇嚴重
為完善洪瀨鎮區防洪工程體系、提升洪瀨鎮區防洪排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晉江防洪提升工程南安段一期工程應運而生。作為2024年福建省重點項目、南安市防洪體系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涉及晉江東溪、梅溪支流、集新支流。工程措施以堤防、護岸建設為主,共布置了2個堤段,建設防洪堤(岸)線總長14.207千米。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排澇標準為10年一遇。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45878.55萬元,已獲得增發國債補助資金1.793億元。目前,項目已完成可研、環評、水保及初設批復,施工圖設計也基本完成,計劃4月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