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意大利,雷普利被迪基的奢靡生活和美麗女友瑪姬所吸引,他拼命討好這位揮金如土魅力非凡的富家公子,甚至介入迪基的生活妄想取代瑪姬(格溫妮斯·帕特洛飾),很快就引來迪基的厭惡。因憤怒迷失的雷普利錯手殺死了迪基,同時被欲望驅使取而代之,以模仿天賦和縝密設計一人分飾兩角,一邊體驗迪基的恣意人生,一邊在熟人面前時不時做回窮酸的雷普利。然而很快,雷普利在迪基的好友面前露出了馬腳,不得不再一次犯罪,不僅要應對警方和瑪姬的懷疑,還要以更多的謊言掩蓋一個謊言……
導演從電影開篇就挑明了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犯罪故事,沒有那件借來的普林斯頓校服外套,雷普利就無法得到船王的邀請接近迪基,也就沒有后來一系列的謊言和謀殺,一個誘因改變了窮小子的一生。但從源頭說來,雷普利一系列的犯罪和謊言都源于他的自卑心理和自我不認同,為了掩蓋內心卑微他被迫偽造高貴身份,“做個虛假的大人物總比做無足輕重的自己好”,觀眾總是習慣同情弱者,因此明知犯罪可惡卻仍然施舍憐憫和同情。
雷普利這個gay里gay氣的天才角色,真的蜜汁適合馬特·達蒙,據說導演也是看了電影《天才捕手》才做出的決定。在電影中,呆萌借助身份符號施展了人格分裂般的演技,穿上借來的普林斯頓外套他是迪基的校友,戴上眼鏡就能做回雷普利,套上迪基的戒指一秒變偽貴公子……然而每當特寫鏡頭定格在臉上,不管此時他是窮小子還是假冒的迪基,雷普利小心隱藏的自卑心理和欲望又會顯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