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種了二十多畝烤煙,預計年純收入可達10萬多元。”昨日,赤水鎮矯正對象羅某欣喜地告訴該鎮司法所所長。2016年被納入扶貧對象的羅某,通過種植烤煙,從貧困戶成為該村勞動致富帶頭人。
羅某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執行,2016年5月7日進入赤水司法所矯正,成為一名社區服刑人員。這起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二人重傷,羅某某幾乎舉全家所有家產和親朋好友資借進行賠償,承重的經濟負擔令羅某某心灰意冷。赤水司法所了解情況后,多次到羅某某家中走訪,開展思想、法律教育,進行了認真的開導,并指定所在村“兩委”安排三人幫教小組負責幫教。羅某某的心態也逐漸由對抗變得自覺改造,由自暴自棄變得珍惜生活。
近年來,司法局根據我市社區服刑人員的犯罪特點、個人及家庭狀況,不斷豐富幫扶和教育形式。通過聯合勞動、人社、民政、農業等部門向社區服刑人員有針對性的提供就業信息、技能培訓、社會保障和其他社會性幫扶,解決社區服刑人員后顧之憂,確保其安心服刑。截至目前,已與企業創建3個市級曙光安置就業基地和5個司法所安置就業基地。2016年至今,司法局組織刑滿釋放人員開展就業培訓43次,共595人接受就業指導,發放書籍400余本,落實低保10多人次,全市90%的社區服刑人員實現了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