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參加了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后他聽從黨的安排,隨部隊駐扎福建,在偏遠的礦區一干就是幾十年——他叫韓法玉,1989年9月離休,現任我市離休干部第二黨支部書記。他始終保持著對黨的熱愛之情,他關心著國家大事,關心著單位發展,關心著支部離休老同志的思想進步,教育子孫后代永遠聽黨的話。2014年6月,韓法玉被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思想教育 常抓不懈
任支部書記十幾年來,他堅持每天學習黨的政策以及各種報紙雜志,并積極在老干部中宣傳黨的方針和政策。為保證支部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黨支部建立健全了各項制度。每月15日組織小組活動、支部學習,他雖然患有腦萎縮、冠心病等多種老年病,但他說:“黨員不過組織生活哪行啊!?”
每次學習之前他都要準備學習材料,且都要到老干局和局領導溝通學習內容。讀報紙、讀文件、座談討論……各種方式讓老同志們激情滿懷,讓他們印象深刻的是,為加強黨性教育,老韓還會定期要求支部每位黨員以書面的方式,進行自我點評。
關懷服務 自始至終
前幾年由于企業改制,我市財政困難,企業離休干部工資經常被拖欠,存在住院醫藥費無法報銷等問題,身為支部書記的他總是及時將情況向老干局匯報,并多方奔走幫助協調,直至困難解決。
他有個“三必訪”原則:“不能到會的老干部”必訪。對于不能參加支部會議的老同志,會后他總會及時把學習內容送到其家中。老干部生病必訪。支部和活動小組的每個老干部生病,他都堅持到醫院探望,帶去黨組織和老干部集體的溫暖。老干部過世必訪。支部或本小組老干部走了,他都會去參加告別儀式,送他們一程……80多歲高齡了,大家都勸他注意身體,但他總是笑笑地說:“沒事,我這不是在鍛煉身體嘛……”
身體力行 發揮余熱
離休20多年來,他從不打撲克、玩麻將,而是全身心投入到黨的事業、投入到離休干部黨支部工作上。他常說:“我還要樹立好老干部、老黨員的形象,傳遞正能量,講好老區的故事。”
“愛就是奉獻、奉獻是我們的天職”,這句格言貼在黨支部會議室的墻上,更放在韓法玉同志的心里,從當選支部書記開始,老干部的困難,就是他的困難;老百姓的難事,就是他的心事;他把責任感化作實際行動,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情不改、志不移。
優良傳統 世代傳承
他說:“我二十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經歷了太多的運動,我從來沒犯錯誤,原因就一點:我聽黨的,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身份做事心安理得。”
每次到韓老家里,他都會叫他兒子打開電腦,指著電腦里收集的圖片說:“我一輩子不當官,不發財,我擁有的就是這些紅本本(榮譽證書和勛章)。我讓孩子把它們放在電腦里,平時我自己看看,給自己提個醒。”談子女后代對黨的感情是韓老最開心的時候,他說:“我家三代都是黨員。我跟黨走,孩子也要跟黨走。”
他的二兒子韓建東說:“老爺子只要有機會就給我們上黨課,大年三十也教導我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始終感謝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