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街道組織了街道干部、社區兩委主干成立生豬養殖關閉拆除督查小組,對厚福社區嶺后自然村生豬養殖戶禁養區內的養殖場,進行現場依法拆除,面積達4600多平方米,清欄生豬1500多頭。以此同時,桂林街道還通過掛鉤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宣傳發動,發放禁養區內養殖場“限期關閉拆除通知書”60多份、“限期整改關閉拆除通知”15份。目前,已有10戶養殖戶向桂林街道提出關閉拆除申請,街道正著手開展豬舍丈量等前期工作。這是該市著力開展養殖業污染整治的一個縮影。
我市實行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干部包村包場”網格化巡查等層層落實機制,生豬養殖污染防治工作進度定期通報,將生豬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績效管理,在全市范圍設立有獎舉報,給予舉報者每例500—1000元不等的獎勵。同時,重點落實九龍江北溪支流集鎮污水處理、河道清淤、垃圾整治,努力完善鄉鎮衛生管理體制和村規民約,提升農村污水、垃圾收集處理水平。同時農業部門與優質環保公司掛鉤,深入各養殖場進行一場一策的技術指導,提供多種因地制宜、科學適用的治污模式。并且,分批組織養殖戶異地新羅區雁石等地實地參觀學習豬場污糞處理技術,現場觀摩污染糞水工程及現場運營使用,增強養殖戶的升級改造決心,督促項目單位加快改造進度,確保改造任務如期完成。
據我市九龍江流域生豬養殖污染治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在積極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各鄉鎮(街道)積極聯合畜牧、環保、林業、信用社、電力等有關部門,按照“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等有關法律法規,開展生豬養殖業執法專項行動,對在規定期限內未關閉拆除的生豬養殖場,嚴把信貸、生豬檢疫、豬舍用水用電等關口,依法予以強制拆除。同時還組織鎮村干部深入轄區內各養豬場全面摸底、核實,對每個豬場進行丈量、拍照,建立完整準確的一戶一檔,責任到人到戶,不得瞞報、假報、漏報,如經抽查發現瞞報、假報、漏報超過5戶的,鎮黨委將按相關規定對村兩委主干、包村干部、包村隊長進行效能責任追究。此外,各鄉鎮(街道)還實施可養區生豬養殖全過程綜合治理,做好養殖場日常監管及排污費征收,推行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設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項目,開展生豬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豬—沼—農”生態種養模式相結合的生態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