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安置小區,可能給你的第一印象是業主素質低、環境臟亂差、停車雜而亂……然而,在新羅新惠小區(原蓮東新區安置小區B地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自2016年業委會成立后,物業公司緊密配合,共同把小區管理得井然有序、環境美化,業主住得安心、舒適,實現了該小區的華麗蛻變。
現場:環境整潔停車有序
8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只見綠化樹綠意蔥蔥、環境干凈整潔、停車井然有序,業主李先生正帶著兒子在B4棟旁的健身運動區玩耍。
他開心地告訴記者,現在有了健身的地方,也有了業主活動室,業主足不出小區就可以鍛煉身體、休閑娛樂,而且摩托車棚也正在加緊建設中,車牌識別系統已進行升級改造。這跟過去相比,變化太大了。這些都要感謝業委會的無私付出以及物業的緊密配合,讓業主得到了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業委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B3棟旁的空地上,施工人員正在搭建摩托車棚,車棚能容納130多部摩托車、助力車等。業委會委員朱炳輝告訴記者,預計一個星期就可以投入使用了,這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解決摩托車、助力車等亂停亂放問題,也可以消除安全隱患。
“之前車輛隨意停放,不僅難看,而且也堵住了通道,業主們頗有怨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業委會召開了業主代表大會,聽取業主們的意見,才有了現在摩托車棚的建設。”朱炳輝說道,小區共有7棟,570多戶業主,已安置360多戶,為了方便業主就近集中停放,在B6棟旁建了第二個停車棚。
由于屬于安置小區,硬件設施“先天不足”,業委會一成立,就第一時間在征求業主意見基礎上,于當月開始建設業主活動室,10月投入使用。業主可以在室內打乒乓球、打臺球、打麻將、打牌、下棋、泡茶等,在B1、B2棟之間還有一個羽毛球場。朱炳輝介紹,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好做法。業委會還將小區停車費、出租費、廣告費等收入用于各種建設,真正為業主辦實事、謀福利,得到了眾多業主的稱贊。
停車問題是很多小區都面臨的問題。過去,新惠小區雖然設有道閘,但由于設備陳舊,道閘形同虛設,加上進出小區還有多處通道,很多外來車輛停進來,車主經常因為停車問題發生爭執。為解決這一問題,業委會花錢為通道補上鐵門,升級改造車牌識別系統,有效杜絕了外來車輛,小區停車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朱炳輝表示,業委會成立后,還更換了小區所有過期的消防滅火器,出錢進行電梯維修,至今還沒動過公共維修基金。
物業:
緊密配合業委會
共同營造良好環境
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黃茹,見證了該小區的華麗蛻變。她告訴記者,因為業委會成員用心做事,特別是業委會主任邱榮祺,帶領成員為業主做了很多實事,也讓物業公司更好地管理小區。
“從2013年年底小區交房開始,物業公司一直服務到現在,得到了業主的認可,服務費收取率高達90%。這主要是因為物業公司和業委會始終緊密配合,保持良好溝通,才有了現在的成績,共同為業主營造了和諧、整潔、舒心的小區環境。”黃茹說道。(記者劉耿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