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區抓好各區域開發建設與日常管理,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承載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實現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精心規劃,科學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優化城鄉生態和人居環境,城鄉統籌建設呈現嶄新面貌。
1月4日,記者在龍巖大橋南引橋看到,新建成的大橋開闊大氣,上橋車輛絡繹不絕、井然有序。龍巖大橋南引橋開通后,既優化了整個城市的形象,也使得龍騰路高峰時段擁擠的車流得到分流,大大提高了交通的便捷度,獲得市民的點贊認可。下階段龍巖大橋施工重點將轉向主塔支架樁基及支架樁承臺及北引橋樁基施工,為2018年年底龍巖大橋全線貫通作好準備。
據了解,總投資約15億元的龍巖大道高架橋項目,是龍巖中心城市連接南北、溝通新老城區的重要樞紐,大橋全長3395米,跨越雙洋路、羅龍東路、人民路、登高西路、西陂路等城市主干道。屆時,壯美的龍巖大橋把龍巖中心城市南北片區連成一個整體,將有力帶動中心城市北片區的開發建設和經濟發展,成為龍巖中心城市一道標志性的風景線。
五年來,我區始終堅持發展的民生導向,努力讓發展成果普惠于民。不斷加快中心城區建設,“五城同創”成績顯著;加快構建現代交通體系,龍廈動車開通,雙永高速全境貫通,火車站北站房、龍巖大道高架橋等重點項目征遷順利完成,龍騰北路、金雞路一期等斷頭路逐一打通。養殖業污染整治成效明顯,出境斷面水質明顯提升,內河水質穩定達標;大氣環境質量穩定在二級水平;森林覆蓋率為78.4%,比2011年提高2.2個百分點。鄉鎮區劃平穩調整,設立北城街道,西陂、曹溪撤鎮改街,江山、巖山、蘇坂撤鄉設鎮,全區城鎮化率達72%;基本實現村村通客車、通廣播電視、通寬帶。榮獲“中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區”“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區”等稱號。
今后五年是我區城市品位加快提升的關鍵期,我區將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努力打造閩粵贛邊生態型經濟強區、區域性中心城市。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農村人口、外來人口市民化進程。以4個特色小鎮、2個新型城鎮化和13個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組團連片式發展,培育和建設一批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游名鎮和新型特色鄉村。加快廈蓉高速小池云頂互通及連接線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雁石街景、白沙溪東“三舊”等環境整治改造,提升城鄉路網綜合承載能力。按照“一主一副,兩帶支撐,五大經濟體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充分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推進小城鎮、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