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正值上杭縣通賢鎮圩天,熙熙攘攘的人流和琳瑯滿目的商品一如以往。和從前的圩天不一樣的是,集鎮太平橋和通賢橋邊分別多出了一座兩層的公廁,趕集群眾抱怨了十多年的如廁難問題一舉得到了解決。
集鎮公廁的建成,是通賢鎮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推動解決的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之一。鎮黨委書記梁蘭珍告訴記者,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通賢鎮黨員干部進一步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先后解決“三單制”問題19個,如推進集鎮公廁建設、保障集鎮生活用水、開設“新時代·智空間”圖書館、建設農村停車場等,解決了一大批長期困擾群眾的難題,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讓群眾感受到了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集鎮生活用水難保障是該鎮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鎮黨委把其作為重點化解的“民生積案”。經過多方努力,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對水廠進行擴容改造,新建日處理1000立方米的凈水設施一套,鋪設配水管網17公里。集鎮水廠安裝智能監控系統,聘請2名專職人員加強日常管理,工作人員和負責人通過手機APP全天候監控水廠運行和水質變化情況,極大提高管理效率。該項目建設完成后,集鎮和通賢、周源、曹邱、東里、上村5個村1.2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得到了極大改善。
民之所想、心之所系。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林志堅表示,鎮黨委注重推動主題教育成果轉化,對梳理出的涉及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等7個方面的難題積案,把責任落實到具體領導和科室,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如把“建設除漢溪、障云外的11個村兒童之家”列入問題清單,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兄弟鄉鎮的經驗做法,充分利用各村現有的場所資源,夯實經費保障,目前除列入問題清單的11個村之外,還超額完成障云村兒童之家建設,并全部完成鎮級驗收投入使用。又如集鎮一處宗祠門口的兩違建筑長期以來影響著集鎮提升改造,鎮黨委、政府組織鎮執法隊、包村工作隊開展保障性施工,同時發揮村級理事會、外出鄉賢作用,做通群眾思想工作,順利拆除兩違建筑200多平方米,并全部改造成停車位,極大改善了集鎮面貌,有效緩解了村民停車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