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上杭新華書店門口大榕樹下,人頭攢動。沒有舞臺,志愿者拉著移動音箱,縣社科聯、農業局、法學會干部和公安民警輪番登場講演。內容貼近生活,語言接地氣,贏得了陣陣掌聲。
這是上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的“我和我的祖國”百姓宣講活動之一。活動結束了,但大家久久不愿散去,圍著幾位主講問這問那。
“群眾在哪里,就宣講服務到哪里。”上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北陽說。
2018年8月,上杭縣被列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50個試點縣之一。僅用兩個多月,全縣22個鄉鎮、344個村(社區)實踐所、站就全部建成。縣鄉村三級組織架構和聯動工作機制逐步完善,資源、平臺、活動組織等方面科學統籌,形成了縣鄉村三級主動策劃、各級各類志愿服務隊伍具體組織、廣大志愿者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25日下午,祝福祖國書畫作品贈身邊好人活動在城區瓦子街舉辦。上杭縣文聯組織的志愿者,還深入到農村,如為金婚夫婦免費拍照、家訓書法進農家,深受稱贊。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個平臺,過去的“三下鄉”現在成為“常下鄉”,活動的內容也不斷拓展豐富。
新時代文明實踐,老百姓是主角,農村基層是舞臺,志愿服務是載體。“過去我們在縣城、大鄉鎮做活動比較多,現在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層去,到邊遠的山村去。”上杭縣委文明辦主任邱永南說,中央、省、市有關領導來調研時,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志愿服務活動內容日益豐富,氛圍越來越好,吸引了眾多社會能人紛紛報名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五枚拳的傳統技藝傳承人丘金蓮志愿在村里、到學校義務教習五枚拳。如今,志愿服務的主角從“星火講師團”的理論專家、農技專家、黨員干部,拓展到了文藝工作者、老醫生、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致富帶頭人、能工巧匠……觀眾聽眾都是主角,隨時可以“點播”——讓志愿者幫助解疑釋惑、解決問題。
圍繞打造“愛滿杭川”志愿服務工作總品牌,上杭策劃了上百個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并逐步實施,新思想·紅古田、鄰里守望·情暖社區、溫暖同行·幫扶助困……一系列志愿服務項目來到了老百姓中間。
為了確保活動開展,上杭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聯動、項目運作、財政補貼的志愿服務保障運行機制。現在,上杭各類志愿服務隊伍達1000多支,在冊志愿服務者8萬多人。去年以來,舉辦的各類志愿活動2000多場,直接受益群眾20余萬人。
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方位立體式覆蓋,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上杭樣板”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短 評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上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做了很好的探索。
他們把群眾在哪里就把工作做到哪里作為工作方向,把群眾需求作為工作的導向,工作往基層去、重心下沉,豐富活動內容、創新形式,因地制宜、科學統籌,涌現出許多工作品牌和亮點,為老百姓解決了許多困難,贏得了老百姓稱贊。
當前,我們正在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提出了“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我們要把工作方向擺到這個要求上來,牢記為民初心,切實解決群眾困難。(記者 范啟麟 闕國豪 通訊員 林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