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杭縣通賢鎮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這是鎮黨委政府為剛剛退休的鎮水利工作站站長闕吉松舉行的退休座談會。
老闕從1978年2月參加工作,近40年來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為通賢管水,管得平平穩穩。鎮黨委負責人將大紅花佩戴到老闕的胸前,引來陣陣掌聲,座談會成為該鎮“兩學一做”典型學習會。
1978年,通賢青年闕吉松來到鄉水利工作站任站長,到日前退休。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40年,見證了通賢水利工作的變化,為水利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曾被評為省先進水利工作站站長、縣勞模。
座談會上,年輕干部小李問闕吉松:“你40年來只做一件事,不會煩嗎?”
闕吉松說:“為了自己兒時的夢想,我始終如一,樂此不疲。小時候,村里突然漲洪水,洪水跑到家中,年幼的我嚇壞了,從此立志要改變這個現狀。”
鎮宣傳委員江永姑介紹:老闕正是為了這個夢想,不忘初心,一干就是40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通賢改變了原來管水難、飲水難的情況。1989年,通賢在全省農村首創了“一把鋤頭管水”的經驗,解決了分田到戶后只管用水沒人管護的問題,讓缺水的通賢,在滿足生產生活用水的同時還能賣水。2006年,通賢鄉13個村組建水利協會。2014年,通賢村水利協會評為全國示范用水組織。
通賢鎮現有3座灌溉水庫,陂渠65座,主渠長202公里,有效灌溉面積7600畝,主河道16千米經9個村。近年來解決飲水工程33處,提升改造過濾設施,新修水利建設生態防洪堤2000多米。每個水利項目建設都留下了老闕的足跡和汗水。他經常深入各采水點選取100多個水樣拿去化驗,調查水質,確保群眾用水安全。在水利項目建設中,他總是多方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深入一線解決建設過程中的矛盾糾紛,優化工程項目,盡力用最省的錢做最大化的事。
通賢村村民黃欽祥告訴記者,以前這里用水不方便,自從有了水庫和水渠,給群眾的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
在座談會上,老闕說,這么多年工作收獲較大的是:洪水來了,群眾不再遭殃,防洪堤建設消除了澇災。3座水庫除險加固無安全隱患,群眾飲用水基本上能喝上安全水。
這是水利戰線的老兵、老黃牛式的干部、蘇區最美基層干部闕吉松,在工作了40年崗位上的最后的平凡樸素的話語。(記者 傅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