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她的孝心能夠感動身邊的每一個人。”“有她這樣一個賢惠的媳婦,我們心里感到很欣慰。”“她作為兒媳婦是盡責盡孝,作為老師是為人師表,我們鄰居看了也很感動。”……
她,是上杭縣實驗小學教師溫金娥。她的善行不僅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她更是成為當地慈孝的一個榜樣。今年,溫金娥家庭被評為2017福建省“最美家庭”,近日,她入選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
丈夫不幸離世 她艱難撐起一個家
2007年,溫金娥29歲,這是讓她倍感艱辛的一年。這一年,她的“天”塌下來了——丈夫不幸因公殉職,留下5歲的兒子和一對年邁多病的父母,還有一大筆買房時欠下的債務。
“這個打擊對我們來說太大了。特別是我婆婆,當時她整個人就垮了,一直哭喊:‘你走了我們兩個老人家怎么辦?’一聽到這話,我心里就有一個信念——要照顧好公公婆婆他們。”回憶起十年前的日子,溫金娥說現實容不得她有太多的考慮,因為公公婆婆對自己就像親生女兒一樣,她要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維持好這個家。
然而,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幸接踵而至。
溫金娥的公公丘敏仁2006年就被查出患有膀胱癌,經過手術治療之后康復了,但是在她丈夫離世之后不久,公公的膀胱癌復發了。
“2008年,可能是因為我丈夫的離世,我公公因過度憂傷而癌癥復發,那時候我忙得像個陀螺。”溫金娥說幸虧當時正值暑假,不然真擔心自己操持不過來。“晚上跟姑子她們輪流照顧,有時候一個人熬到天亮”。
溫金娥就這樣用柔弱的雙肩、微薄的薪水支撐起這個“易碎”的家,保護這個家的周全。
近十年來,溫金娥的公公膀胱癌手術3次、住院檢查14次,入院觀察次數更是不計其數。但是不管多累、多辛苦,溫金娥每次都會親自陪同、奔走忙碌。
有幸重組家庭 她毅然帶公婆改嫁
2009年,溫金娥與現任丈夫湯云輝相識并結緣,可是面對這樣的家庭窘境該何去何從?
溫金娥毅然作出了常人難以相信的決定:帶著兒子、公公婆婆一起重組家庭,她要替前夫盡孝,要善待家里的每一個人。
2012年,婆婆林菊芳被一輛摩托車撞傷,患輕微腦震蕩,牙齒摔得一個不剩,臉和嘴都腫了,眼睛也睜不開,溫金娥每天就用榨汁機把飯菜、水果攪成汁用吸管喂婆婆吃下。那段時間,溫金娥白天要上班,晚上哄孩子睡覺后還要趕到醫院照顧婆婆,困了、累了只能伏在病床邊小憩,但她沒有抱怨,用心照顧直到婆婆出院。
“如果沒有他們,我想我們可能就回鄉下過苦日子了。”婆婆的話,讓一旁的溫金娥頓時濕潤了眼眶。
“她能夠把原來的公公婆婆帶在身邊,不離不棄,我被她的這份孝心感動了。”回想當年,溫金娥的現任丈夫湯云輝說,“我想盡我自己的努力幫助她。”
“我能夠娶到這樣的妻子很有福氣。”原來,湯云輝近年來一直在鄉鎮農村商業銀行網點上班,平時工作較忙,假期又較少,經常都要在單位值班加班,照顧老人、教育孩子、整理家務,家里的一切都要靠溫金娥一個人操勞。“她每天從早上六點起床做早餐、洗衣服,常常忙到深夜……每次回來,看到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讓我倍感溫馨。”
如今,湯云輝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對待妻子的前公婆。而兩位老人在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身體逐漸好起來。同時,溫金娥對丈夫家的老人也同樣孝順,雙方的老人和孩子都能夠做到互相理解包容、互相關心愛護,家庭和和美美,讓人艷羨。
親朋需要幫忙 她熱心相助不推脫
2009年,前夫的三妹丘桂秀因家中有事,只能帶著兩個女兒來投奔溫金娥。雖然那時溫金娥的家也并不寬裕,但她沒有拒絕丘桂秀。由此,不到100平方米大的家里住著9個人,甚至連孩子寫作業的地方都沒有。怎么辦?溫金娥就在自己臥室里擺上沙發床,平時把床收起來,擺上課桌陪孩子們做功課,休息時再把床展開。
前夫的大妹丘招秀常年在龍巖打工,她兒子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一直寄養在溫金娥家中。小學階段,溫金娥每天接送他上下學,照顧他的生活起居,輔導他的學習。如今,大外甥已在廈門工作,每次回到上杭,心懷感恩,第一件事就是去溫金娥家,看望外公外婆和舅媽。
“幾年里,嫂子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實在讓我們幾個姐妹感動,我們做得真不如她。”大姑子丘招秀如此評價溫金娥。
“哥哥走了,說實話,她自己過她的生活肯定更幸福,但她一直沒有放棄過我們一家人,還把我的父母親帶在身邊。”小姑子丘鳳秀感慨道,“用上杭的本地話說,金娥是點著火把都找不著的好嫂子。”
“我們作為父母,對老人孝順了,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以后長大了也會孝順我們。”在溫金娥看來,家庭是社會的一份子,家庭有道德了,整個社會才能形成更加良好的道德風尚,“家庭道德歸根結底在于‘善’,善待老人要孝順,善待丈夫要恩愛,善待孩子要關愛”。(記者 闕小琴 通訊員 鄭嘉雯 朱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