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龍巖森林公園(龍巖植物園)開園,一同舉辦的還有“福滿龍巖”迎新年萬人健步走活動。迎著新年的第一縷晨光,市民們在步道上結對健走,沉浸式感受龍巖城的發展之美、人文之美、生態之美。
據了解,龍巖森林公園(龍巖植物園)規劃用地面積約19.36平方公里,致力打造集“文旅康養、休閑生態、科研科普”為一體的旅游休閑目的地。目前已完成慢行景觀步道、山茶花科普長廊、綠盈鄉村、河道景觀提升等項目建設,為市民又增加了一個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
龍巖城里究竟有幾座公園?日前,據市住建局統計,中心城區累計建成綜合性及專類公園36個、“口袋公園”30多個,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40%以上。
一座地市級城市里有這么多公園,龍巖這個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美譽,實至名歸!
昨日,記者在人民廣場駕駛無人機飛上天空,通過高清攝像頭俯瞰龍巖城,看到的是一個山水綠色之城——
城市東面,龍巖洞公園、東山濕地公園、蓮濱公園、河邊棧道等園林濕地,如碧綠的綢帶懷抱著人居板塊,很多市民們在家門口游園嬉戲。
城市南面,剛開園不久的龍巖森林公園(龍巖植物園)色彩絢爛,翠綠是主色,金黃色、大紅色、杏黃色的樹葉,與前去觀賞游玩的人群相映成趣。
城市西面,大錦山、中央蘇區公園、紫金山體育公園等大山大園吸引著市民前往,盤山公路上有人在騎行、跑步,山頂上有人圍爐喝茶......
城市北面,龍州濕地公園里湖水清澈,廣闊的草地上孩子們在放風箏,大人們拿手機“打卡”拍照。
城市中央,天馬山、登高山兩座青山相對而立,龍津湖公園、石鑼鼓濕地公園、中山公園、蓮花山公園等山水園林內,市民們樂在其中。
東南西北中,處處有園、處處皆景,真可謂山在城中、城在園中、園在家中、家映畫中。
記者采訪得知,龍巖公園如此之多如此之美,一是地理條件優渥,城中有山有水,獨具自然稟賦;二是市委、市政府堅持以“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持續建設小而美、小而精的小游園、小綠地等社區“口袋公園”,讓市民感受到“住在公園里”的幸福感。
從河畔棧道到橋下公園、社區園林、路邊游園,我市以居民密集區、受益群體范圍大的片區為主,堅持“能綠則綠”“見逢插綠”原則,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拆除違建、環境整治、改造提升等城市更新項目,創造條件用心扮靚城市街頭巷尾,打造鄰里“會客廳”,讓市民從賞綠到享綠,在路口轉角就能遇見美、遇見“詩和遠方”。
“我選擇住在龍巖,很大原因是這里的生活真的很舒適。”日前,剛購買建發縵云小區房產的王瑞林道出了心里話,城市的生態品質是他回龍巖買房的重要原因。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在龍巖這座山水相依的美麗城市,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這里興業、旅游、定居。(融媒體記者 丘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