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龍巖,紅綠輝映、底蘊深厚,鐘靈毓秀、風景如畫。我市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是一座風光秀美、氣候宜人的山水之城。
近年來,我市堅持科學規劃布局,以生態為脈,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融合農文旅,積極培育旅游新業態,走出了一條以生態休閑、康養度假為特色的休閑旅游發展之路。
科學布局發展路徑
龍巖森林覆蓋率高達79.39%,常年位居福建首位、全國前列,是天然養生福地,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多張名片,旅游資源在全省排在前列。
長期以來,我市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堅持把生態旅游發展擺在重要位置,持續優化生態旅游發展格局,提出建設“紅色文化之城、生態康養之城、國際性全域旅游目的地”遠景目標,堅持以生態為脈,以生態休閑養生線路為依托,以梅花山、冠豸山、梁野山、九鵬溪、富溪大峽谷等為重點,建設生態康養旅游度假區、溫泉養生旅游度假區等,做優做精生態旅游景區、戶外運動基地等,打造以生態休閑、康養度假為核心功能的生態文化和旅游發展帶。
優化提升創建品牌
記者從市文旅局了解到,該局充分利用生態旅游環境資源,將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利用起來,按景區標準進行建設提升,將一批地方特色旅游資源串聯起來,把各類自然生態資源及人文資源進行整合,打造了一批生態旅游特色品牌。如:冠豸山、梁野山、梅花山、天一溫泉、天子溫泉、九鵬溪等已成熟的4A級景區;武平中山河濕地(千鷺湖)、長汀三洲濕地等國家濕地公園已提升為4A級和3A級旅游景區。東肖森林公園、天臺山森林公園、連城大洋地森林公園等正準備創建3A級景區。
而在全域生態旅游小鎮方面,我市發揮紅色歷史、生態旅游和鄉村旅游的優勢,精心打造景觀結構,走紅色經典與綠色生態之路。目前,長汀三洲、上杭古田、漳平永福、永定湖坑、武平城廂、長汀庵杰已成功獲批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與此同時,打造了一批紅色文化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典型。如:上杭古田吳地社區,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毗鄰古田會址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紅色培訓;永定湖坑依托土樓品牌,打造奧杳村紅軍標語小鎮;連城新泉做好紅色整訓文化+客家美食+生態溫泉文章,紅色文化和鄉村旅游實現有機融合。截至目前,上杭古田吳地社區、長汀南山中復村、連城宣和培田村、武平城廂堯祿等14個村獲評福建省金牌旅游村,上杭古田、永定湖坑等4個鎮獲評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
引進培養旅游人才
我市堅持以人才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發展為核心,出臺的《龍巖市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八條政策措施》中,單列第五條“加強文旅人才隊伍建設”,并安排專項經費用于文旅人才包括生態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為我市休閑生態旅游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落實好現有政策規定及相關措施,用“溫度”留住人才,用制度留住能人。市文旅局積極通過國家、省級人才專項計劃,如: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向上級政府部門推薦我市本土人才,積極通過項目化等形式,如:組建短視頻達人矩陣,吸納文旅人才。此外,還建立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培養制度,舉辦帶頭人的定期培訓、交流、宣傳等活動,以提升帶頭人的持續發展能力。(融媒體記者 劉菲菲 梁熙 通訊員 賴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