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無數心懷鄉愁和創業熱忱的大學生“新農人”選擇回到永定,投身于鄉村建設。張永淦,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永定區湖雷鎮白崠村的農業種植基地,一片郁郁蔥蔥的玉米結滿了果實。這是返鄉創業大學生張永淦的種植基地,也是他實現鄉村振興夢想的樂園。
他回憶說:“當我第一次走進這片田野,看到那些長勢良好的農作物時,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我知道,這就是我要實現夢想的地方。”
張永淦是永定區湖雷鎮白崠村人,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這位學習生態農業的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后,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家鄉創業。他堅信,只有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我對土地有感情。”他說,“我知道,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這片土地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
回到家鄉后,張永淦開始了他的農業事業。他潛心鉆研,探索出符合實際的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家庭農場。經過13年的努力,他的農場面積已經發展到90畝左右,主要種植優質稻和各種蔬菜。他的水稻因為采用生態肥料和生物防蟲技術,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
張永淦并沒有止步于此。他積極發動村民復耕復墾,推廣種植優質水稻。他還計劃結合白崠村的傳統手工酸漿大粉干生產,探索一條一二三產有機融合的新業態,讓傳統農業與現代體驗農業、觀光農業有機結合。
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讓這片土地上的每一粒糧食、每一片葉子都能為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
在張永淦的帶領下,白崠村的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村民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都有了明顯增加。他的農場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也激發了更多人對于農業生產的熱情。
張永淦的所作所為得到了當地村民的廣泛認可。他被選為新一屆的白崠村黨支部書記,成為當地產業發展的“領頭雁”。他的農場也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
對于自己的成就,張永淦十分謙虛:“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他表示,他的目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看到鄉村振興的可能性和希望,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書寫鄉村振興的精彩篇章。(通訊員 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