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順利開啟直播新事業,得感謝臺創園區黨工委的幫助與支持。”5月16日,臺商林明弘在漳平永福臺創園區“我來跑”黨員服務隊的幫助下,從提交申請到領證,僅一個月就拿到了食品互聯網銷售的營業執照。
漳平市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助推“大陸阿里山”兩岸融合發展,加快漳平永福“臺灣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一縣一片區”項目建設,全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示范樣板。
“三級聯創” 全方位服務臺商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旗飄揚。”臺創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聶淑玲說,為增強鄉村振興活力和對臺服務整體水平,臺創園構建了漳平市委、臺創園區黨工委、臺企所在村黨支部三級聯動組織體系,“多對一”服務臺商企業。各級黨員干部掛鉤臺企,切實解決臺商臺胞在投資、生產、銷售等方面困難和問題。同時,園區黨工委推行“黨工委+臺商合作社”服務模式,與臺企共同探討臺企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各類問題,集思廣益助力臺企持續健康發展。
“感謝管委會的主動服務,這起糾紛才能如此順利解決,也解開了我們臺商之間的心結。”臺商王雙秀談起此次買賣茶山的經歷感慨萬分。今年1月,王雙秀要買下其師父葉萬春在西山村的一座茶山,但租賃茶山十多年的臺商曾國寶,同樣希望葉萬春能夠將其辛苦管護的茶山賣給自己,雙方無法談攏,僵持不下。了解此事后,園區黨工委黨員干部到茶山察看,摸清事情脈絡,多次上門協調,4月初,雙方終于達成共識,解決了糾紛。
休閑觀光旅游是永福閩臺農業綜合體的一大特色,然而景區中的很多墳墓嚴重影響了景觀,因此墳墓征遷工作很迫切,但涉及補償款、選址、風俗習慣等多方面的難題。“當時為了做好后盂村的墳墓征遷工作,臺創園區黨工委、永福鎮黨員干部多次入戶走訪,面對面和村民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攻破一個個難題,目前已完成十幾座墳墓的征遷工作。”后盂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呂立權告訴記者,此前,為加快推進臺品櫻花茶園提升工程——網紅小火車項目,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短短兩個月,就完成了小火車軌道沿線的墳墓征遷工作,黨員干部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嵌入式服務 黨旗插遍“阿里山”
近日,記者來到臺品櫻花茶園,但見這里一派繁忙的景象,近200名工人忙著采茶,到處歡聲笑語。臺創園聯合支部黨員呂海靚活躍在山中,指導工人采茶。20多年來,新坑村黨員呂海靚在一線服務臺品櫻花茶園生產,在茶山的日常管理、采茶季招工等事宜上為臺商排憂解難。在封侯村尚順農場,卸任后的前黨支部書記陳明權也積極為臺商服務……
臺創園區黨工委打破傳統組織壁壘,創新“黨支部+臺企”嵌入模式,以臺企職工黨員、臺企所在村黨支部班子為主,在臺企組建兼合式黨支部,讓黨組織嵌入車間、茶園,實現在生產一線服務臺商臺企,通過激活黨員的紅色基因,黨員發揮作用從“八小時”變成了“全天候”,讓黨旗飄揚在“大陸阿里山”,讓服務走到臺商身邊。
臺品山莊董事長謝東慶對黨建引領助推兩岸融合發展的做法嘖嘖稱贊:園區黨工委根據臺商臺企的實際情況梳理完善“惠臺政策”服務手冊,掛鉤服務的黨員每個月都會為臺商進行針對性政策解讀,自貸款貼息政策實施以來,累計為臺企發放貸款貼息1306萬元;地方黨政部門持續落實臺企農產品加工享受農業用電優惠政策,為臺企節省成本80萬元以上;設立“福農驛站(臺胞驛站)”提升“金融服務櫻花卡”服務質效,助力臺商臺胞通過“金融服務綠色通道”享受優質金融服務……
多元合作 共謀兩岸融合發展
為更好地解決臺商與當地群眾關于山林權屬、生產經營、用工勞務等各類矛盾糾紛,漳平市政法部門先后設立“大陸阿里山”法律服務中心、臺創園司法服務中心、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和檢察院駐臺創園檢察聯絡室等機構,聘請臺商為調解員、聯絡員,引導幫助臺胞合法生產經營,提供便民服務,調解矛盾糾紛。
3月7日,臺商張先生反映其茶山的茶葉被周邊村民放養的牛羊吃掉,茶山田埂被踩踏損毀。臺創園司法服務中心接到來電后,第一時間到現場勘查,做好糾紛化解工作,保障臺商合法權益。去年7月,臺商陳先生被詐騙18.8萬元,永福派出所接到報警后,立即提取涉案的轉賬銀行賬戶信息,申請啟動“緊急止付”程序,為臺商挽回損失。今年3月,臺創園司法服務中心成立園區“楓橋式”調解組織,開辟涉臺案件“綠色通道”,定期開展“送法進茶山”“送法進臺企”“法護臺胞臺農”等司法服務活動。
“有了這本證,我們就吃下了定心丸。因為有證就有保障,在后續的投資生產中就會更加安心。”福建漳平清境農場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志堅拿著林地使用權證,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據悉,由于陳志堅經營的林地約定為發展“種植、養殖、休閑觀光區”項目,如何登記林權在我省尚無先例。臺創園區管委會多次召集檢察院、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共同商討服務方案,主動對接上級部門,用半年時間就解決了困擾臺商10年的問題,破解臺商林權登記政策難題,進一步保障了廣大臺商臺農的合法權益。
同時,臺創園區黨工委創新服務機制,建立“臺創園區企業職工共享服務中心”,推進閩臺職工交流合作。該機制覆蓋臺創園全部臺商臺企,惠及5000多名職工,把臺創園建成閩臺職工交流的“共享基地”。臺創園區黨工委持續為臺胞辦理城鄉醫療保險、臺灣居民居住證和駕駛證等,同時臺胞入學享受當地居民同等待遇;持續實施青年交流融合行動,舉辦各類研討活動,推動更多臺青扎根園區;運用“線上+線下”模式,持續開展考察互訪、兩岸學生教育實踐、產業論壇、尋根謁祖等活動,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以“黨建+文化振興”為紐帶,打造初心茶園、漳平兩岸融合發展館,持續舉辦櫻花文化旅游節、海峽兩岸臺式烏龍茶大賽、豐收節、媽祖文化旅游節、南島語族學術交流等交流活動,常態化開展文學采風、茶事交流、攝影比賽等活動,深化民間文化交流合作。
“感謝各級政府為臺商臺農營造良好寬松的經營環境,讓我們可以安心投入,全力發展。能夠得到各級黨委的關心支持,臺商臺農心懷感恩。”福建漳平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鴻表示,“我們一直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我們都認定,青山代表美麗,綠水藍天好空氣代表幸福。在政府的帶領下,我們在農業生產中融入綠色、生態、觀光、休閑、旅游、度假等元素,讓一二三產聯動,促進農業多元化發展。”(融媒體記者 賴韋元 通訊員 陳惠 陳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