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躍然紙上 項目靶向精準
監督立案工作從2019年排名全省末位提升至全省第三,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數同比上升457.14%,增幅全省第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案件適用率、確定刑量刑建議比例以及采納率等指標進入全省前列;辦理各類民事檢察案件、行政檢察案件分別比升55.2%和308.3%,增幅分別位列全省第一、第二……2月7日,記者在龍巖市檢察院看到了這樣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而成績的背后是2020年龍巖市檢察機關實行項目化推進工作提質增效、提檔升級,做到數據躍然紙上,項目靶向精準,50項業務指標同比大幅度上升,實現打好“翻身仗”的目標。
項目推進
做到靶向精準
2020年初,面對疫情的考驗,為確保全市重點檢察工作有效落實,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各項檢察工作,龍巖市檢察院創新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把實行全市重點檢察工作項目化推進落實機制作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推動中央、省委、市委以及上級檢察院部署要求落實落細的重要舉措。
“實行該工作機制旨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對事關全局的全市重點檢察工作實行項目化運作、清單化管理、科學化調度、精細化落實。我們提出了5大方面、30個子項目,涵蓋服務大局、黨的建設、業務工作、紀律作風、改革創新各方面。”龍巖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航介紹道。通過定項目、定任務、定目標、定責任、定時間“五定”方式,明確各項重點工作推進落實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以及責任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配套建立“兩月一匯報、年終一通報”制度,對全市重點檢察工作完成情況實行跟蹤督查,激勵干警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為新時代新龍巖建設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得益于項目化重點推進機制,通過明任務、嚴督促、強落實,我們的立案數、訴前程序數、提起訴訟數增幅分別位列全省第二、第三、第二的良好勢頭。”龍巖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陳凌感觸特別深,2020年伊始,第五檢察部就主動融入疫情防控推動檢察辦案工作,精準推進涉野生動物公益訴訟。
該部及時編寫《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依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執法辦案實務指南》《食藥領域公益訴訟辦案指南》,聯合市森林公安局出臺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提前介入規定,形成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2020年以來,全市共摸排野生動物資源等各類涉疫情防控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線索36條,立案35件,提出訴前檢察建議2件,發布訴前公告32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2件。
“龍巖市檢察機關通過項目化推進工作機制推動公益訴訟工作,成效很好,特別是針對涉疫情防控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做法,讓犯罪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承擔民事責任,起到很好預防警示和震懾作用,達到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龍巖市人大代表、漳平市旅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顏翠娥高度評價。
爭先恐后
激活能動因子
舉旗定向,有的放矢。2020年年初,龍巖市檢察院就對照省檢察院2019年業務數據通報,全面梳理排名靠后的各項檢察工作,提出2020年底各條線排名倒數后三位的工作進入全省前六、排名中游工作進入全省前三的硬性工作目標,確保各項工作爭先進位。
“我們在實行項目化推進工作落實機制過程中,明確了‘兩項監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工作由一個責任領導、一個責任部門和一個責任人負責,層層傳導壓力,推進工作有效開展。”龍巖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劉興煥介紹道。此外,該部還實行每月對兩項監督和認罪認罰工作情況書面通報制,對相關工作情況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督導。
下得苦功夫,方得好成績。2020年,龍巖檢察院兩項監督數據持續增加,認罪認罰從寬數據平穩發展。全市監督立案39件,同比增長457.14%%,監督撤案40件,同比增長400%,同比增長比例遠遠超出全省平均數,兩項監督空白院實現清零。全市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為85.17%,同比增長51.11個百分點,確定刑量刑建議比例、量刑建議采納率、上訴率等指標進入全省前列,其中上訴率全省最低。
項目化推進的好處還在于激發每一個能動因子。個別子項目甚至超額完成了階段性目標,比如,未成年檢察工作方面,2020年7月份就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市至少建立一處‘一站式’辦案區”的目標;又如,公益訴訟工作方面,2020年上半年,就已經超額完成“全市至少辦理2件有典型意義‘等’外案件”的目標。
(福建法治報記者 陳章群 通訊員 李慶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