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嚴厲打擊越界開采等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范和遏制因越界開采造成礦山安全生產事故,4月8日,市自然資源局出臺五舉措,明確建立重點監管礦山名錄和日常巡查、定期實地核查測量機制,并運用交換圖開展綜合研判,遏制因越界開采造成礦山安全生產事故。
建立礦山定期巡檢制度。對轄區內所有地采礦山資源賦存、巷道及采掘面布置等情況進行梳理,確定存在越界隱患的重點監管礦山,并逐一劃定存在越界隱患的重點部位、巷道。對存在越界隱患的重點部位、巷道每月巡查一次,拍照留存,并建立巡查檢查臺賬,做好檢查記錄備查。
全面核實交換底圖。對礦山提交的交換圖進行修正審核,形成能真實反映開采現狀的井上井下對照圖和采掘工程平面圖,作為交換底圖。采礦權人在這張底圖上標注將所有資料信息,提交縣級監管部門備案。
定期組織開展煤礦實地核查測量。聘請專業隊伍每年開展一次以上煤礦井下實地核查測量,核查交換圖是否真實和礦山是否存在越界開采行為。運用綜合信息分析有無越界行為,嚴肅查處越界開采等違法行為。對核查存在越界開采的,嚴格依照《礦產資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立案查處,立即責令退回礦區范圍內開采,采取措施立即封閉越界巷道。對拒不退回礦區范圍內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依法依規吊銷采礦許可證。構成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對測繪單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移送測量主管部門列入測繪機構“黑名單”,并進行嚴肅查處。(通訊員 呂洪榮 邱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