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街道在‘城市平安工程’為民辦實事項目評比中,每月全區第一!全年全區第一!全市第一!”昨日上午,介紹到自己街道綜治平安建設工作時,新羅區西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文首先自豪地告訴我們他們街道的“三個第一”。
作為龍巖中心城市核心區,西城街道機關單位多、商業網點多、復雜娛樂場所多、流動人口多,綜治平安建設壓力巨大、挑戰重重。他們是如何拿下這“三個第一”的?“綜治平安建設能如此出色,我們探索出的‘“智聯西城”精準管理,“五維運行”高效服務’社區網格化管理新模式非常給力!”張文道出了其中的“奧秘”。
首先得益于強大的硬件基礎!西城街道把綜治、禁毒、防新型網絡詐騙、維穩、消防、衛健、民政等工作都納入一級網格的“最強大腦”——“智聯西城”綜治網格化管理服務系統中,通過整合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和各相關職能部門信息系統,實現互聯共享、關聯比對、綜合集成;網格管理員配備手持信息采集終端,通過照片、文字、音頻、視頻等形式實現對有關信息實時采集調用,與網格化管理服務系統實時互聯互通;通過大規模采用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煙感自動報警、一鍵報警、水浸式自動報警攝像頭等智能設備,用大數據和自動報警、自動識別、自動統計、智慧感知、靶向防控解決“大(數據大)海(海量)撈針”這個綜治管理最棘手的問題,街道同步成立大數據情報研判中心,使西城街道從管人向管信息流、研判大數據和網格化排查相結合的“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信息化時代新型智慧化、網格化,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的智聯五維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升級轉型。
“包含黨群服務、平安綜治、文明城管、禁毒流口、衛健、環保、河長、防汛、民政救助、安全監管、OA無紙化辦公等更多、更全功能的‘智聯西城3.0版’網格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已經投入運行!”街道綜治副書記蔡紅紅告訴我們。
按照社區網格化管理的要求,西城街道共劃分大中小三級共計38個小網格。網格有了,如何把它管好?“面對轄區的五萬多人和六千多套出租房,僅靠有限的街道和社區干部作為網格管理員是遠遠不夠的,關鍵還是要在發揮房東、物業、在職黨員等關鍵節點群防的作用、輔以購買社會服務、建立獎懲制度,在建立嚴密的管理體制機制、頂層設計上下功夫!”張文說。
通過不斷摸索實踐,他們探索出“‘五維運行’高效服務”的運行服務模式。在“房東”維度,通過正向激勵引導、逆向懲戒處罰,推動房東主動承擔起及時上報承租人身份信息的法定義務,第一時間提供最新的流動人口變動詳細信息;在“社會力量”維度,將網格化服務管理納入社區服務工作和群防群治管理中,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發動小區物業公司、保安員、保潔員協助開展網格化服務管理相關工作;在“兼職網格管理員”維度,由黨員(含在職)、居民小組長、社會工作者、人民調解員、平安志愿者、樓棟長、業委會成員等人員擔任,按需配備;在“片警”維度,每個中網格配備2名警員,必要時警網(網格員)聯動,處置有難度、有危險、需法定權限的管理事項;最后在“網格管理員”維度,每個小網格配置1名小網格長和2名左右的網格管理員,由街道、社區干部組成,對前面的四維力量進行協調、調度、補缺補漏、兜底和受理處置。
對采集、清查、摸排上來的人員信息,按照“放、管、服”的思路進行有效管理。“放”掉不再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管”住經過重重篩查出的特殊對象,有針對性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衛生健康等方面,為重點對象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服”務,寓管理于服務當中。
38個小網格通過“五維”精準智聯管理,開展基礎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參與做好社會心理服務、疏導和危機干預、政策法律法規宣傳、公共服務代辦、開展大數據分析研判、參與平安創建活動,以及落實黨委、政府或者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等十大項工作,構建起“社區網格化、平臺信息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人性化、參與多元化”的高效基層綜合服務管理新模式,做到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重點工作聯動、治安突出問題聯治、服務管理聯抓、基層平安聯創,西城街道基層社會治理科學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基層社會治理的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將緊隨技術、管理和服務理念的迭代和上級管理的要求和內容而不斷升級完善,讓治理能力不斷提升,讓管理化身為精準服務、智慧治理,從而不斷增強轄區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打造平安幸福西城!”張文最后說。(記者 蔡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