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連城縣姑田鎮下堡村黃忠清種植家庭農場,成片的玉米田映入眼簾,綠油油的玉米稈上結出金燦燦的果實。該農場由下堡村黨支部書記黃忠清創立,共流轉土地150畝,用于種植玉米、富硒地瓜等,吸納20戶貧困戶71人參與種植管理,助推脫貧攻堅。
“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黨員干部是關鍵因素。”姑田鎮黨委書記羅杰介紹說,近年來,該鎮堅持黨帶群、強帶弱、富帶貧,鼓勵村“兩委”成員和黨員帶頭創辦專業合作社,發揮領頭雁作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而黃忠清種植家庭農場便是這一有益嘗試的縮影。
除下堡村外,姑田鎮中堡村、上堡村、長較村等村也充分發揮黨支部領頭雁作用,創辦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激勵性扶貧項目補充平臺。“我今年種的2.5畝地瓜目前長勢良好,到時候賣個好價格的話能給我帶來一筆不錯的收入。”參與合作社種植的中堡村貧困戶桑振東笑盈盈地說。
截至目前,姑田鎮各村所創立的合作社共帶動貧困戶85戶264人參與激勵性扶貧項目,種植玉米、地瓜、辣椒等蔬菜,通過“抱團取暖”的規模化、集約化的種養管理,每年可為每戶貧困戶帶來1500—4000元的增收,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記者 羅煥輝 通訊員 鄒楚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