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仲裁院的用心調解,維護了我們農民工權益。”近日,在連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勞動人事仲裁院,達成調解方案,拿到工傷殘賠償金的農民工吳某第和吳某俊父子高興地向仲裁院工作人員連聲道謝。
吳某第和吳某俊去年底在連城一工程項目施工進行巖石開挖裝藥劑孔眼的作業時,發生沖孔,致使二人眼睛受傷,分別因工傷殘一級、傷殘八級。家屬曾多次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傷待遇未果并引發爭議,為此,父子二人向連城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由于用人單位有為其參加工傷保險,致使用人單位要承擔吳某弟工傷賠償項目較少,造成傷者嚴重心理不平衡。
連城縣勞動人事仲裁院仲裁員多次對吳某弟進行心理疏導和政策解釋,并積極聯系用人單位支付工傷賠償,終于前些天達成調解方案,吳某弟與用人單位保留了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及生活護理費,并一次性支付傷者5萬余元;用人單位及工傷保險基金共計支付吳某俊因工傷殘賠償23萬余元。父子二人及用人單位對該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連城縣人社部門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樹牢“著力民生民心,服務發展大局”意識,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農民工日益增多,少數企業主參保意識不夠強,一旦發生事故,受害者往往得不到足額賠償,加上個別企業欠薪,導致部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的情況,在勞動仲裁院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下,以竭誠為民服務、幫助農民工維權的工作實效來踐行初心使命。(通訊員 黃水林 林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