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監委針對鄉村財務管理問題提出的整改建議,直指移民資金管理漏洞,我們自行開展內部審計,發現問題36個,努力完善21項制度措施。”日前,連城縣移民局局長林軍告訴筆者,該局探索建立移民資金管理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先后召開6次專題會議,對歷年來移民資金財務管理典型案例進行剖析,并建立整改臺賬,逐一掛號銷號狠抓落。
今年4月,連城縣監委針對大洋地村原黨支部書記巫某涉嫌職務犯罪的立案調查過程中,發現縣移民局在大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審批制度執行不嚴、項目實施管理缺失、項目驗收流于形式、資金管理不規范等履行職責不到位問題。根據縣監委調查反饋移民資金管理中的問題,移民局舉一反三,認真剖析原因,逐項查找監管缺失和薄弱環節,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并強化制度執行,依法規范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防范違紀違法行為發生。
“原本項目負責主體在項目申報立項前需將擬建項目地點、內容、資金估算和資金來源在村務公示欄公示7天并拍照留存。但調查中這些公示照片沒有保留。”調查人員指出制度執行不嚴,是導致未實施的項目被虛假立項,工程資金被套取挪用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在執行招標制度問題上,巫某本人也坦言,大洋地在對移民扶持資金使用上有意回避招標,移民局驗收工作人員未及時發現進行有效監管,為自己暗箱操作、套騙工程款提供了機會。
針對問題和漏洞,連城縣移民局從制度和自身角度反復進行了排查,在制度防范“后作為”上下功夫,以問題剖析為抓手推動廉政風險防控。該局探索建立完善項目管理、驗收程序、資金撥付等鎮村財務管理廉政風險防控制度機制23項。據悉,該局探索建立移民資金使用清單,利用陽光村務微信平臺和村級廉政觀察監督員制度,列出移民資金規范運行程序圖23項,讓群眾隨時隨地可以通過手機對移民資金項目進行監督。
“大到工程項目建設,小到購買一支筆,今后資金使用政策及明細都清清楚楚掛在平臺上,程序和資金使用一目了然。”姑田鎮大洋地老百姓如是說道,微信直播資金使用詳情后,群眾的猜疑少了,干部和老百姓的關系更融洽了。(全媒體記者 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