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網絡銷售情況不錯,僅連城白鴨及白鴨蛋品就賣了80多萬元。”22日,在連城縣冠豸山腳下的一家連城土特產專營店,負責人周榮松高興地說。
周榮松是連城最早一批做農產品電商的,2010年開始試水網絡營銷,組建了自己的官網,在淘寶網上建立旗艦店,主要銷售連城當地土特產,年網絡銷售額超過500萬元。
連城縣是農業大縣,農產品資源豐富,有紅心地瓜干、連城白鴨、紅衣花生、連城蘭花等30多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農產品。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將發展電子商務產業作為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來抓,積極完善電商服務體系建設,全力打通流通渠道,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把本土優勢資源和產業推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5年連城縣成功申報成為福建省首批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目前電商、物流、倉儲、配套關聯企業等從業人員達1.2萬人,今年1至5月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為14.65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銷售額5.25億元,比增91%,電商成為農業發展“新引擎”。
因勢利導 搭建兩大農村電商平臺
在連城縣工業園區,蓮冠電子商務產業園正在加緊建設,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分為綜合辦公區、電商倉庫區、快遞物流區,包含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創業孵化中心等,年內將投入使用,實行免租和減租等優惠政策,讓更多電商企業入駐,將成為連城電商創新創業中心。
為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連城縣因勢利導搭建兩大農村電商平臺,蓮冠電子商務產業園和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產業園現入駐31家企業,待入駐企業28家,主要以經營連城農特產品為主;自農村淘寶項目簽約入駐連城以來,項目運營正常,目前共開通92個村級服務站,實現全縣17個鄉(鎮)農村淘寶全覆蓋。
四堡鄉種植1萬多畝芙蓉李、水蜜桃等水果,該鄉雙泉村農村淘寶服務站合伙人鄒宗勤,于去年積極整合資源,聯合多位村民成立村電商聯盟,并與村淘合作,建立物流通道,幫助村民在網上賣芙蓉李,僅7月份一個月就銷售近30萬元。
為了助力連城農產品銷售,連城地瓜干、蘭花、客家米酒等部分農產品,還參與阿里巴巴集團公司聚劃算、年貨節上行等活動,茗匠茶具、連城蘭花、紫心薯業等農產品入駐農村淘寶平臺,“淘寶中國特色館·連城館”平臺正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連城農產品進入“淘寶圈”。
突破瓶頸 完善電商服務體系建設
郵政物流到企業上門服務,員工正在搬運包裝好的連城蘭花。
“農產品保鮮、冷凍、冷藏及倉儲物流項目基本竣工,投入使用將加快推動冷鏈物流發展。”連城縣商務局電商辦負責人張遠山介紹,該項目總投資2600萬元,通過冷鏈物流,解決白鴨、鮮切花等農產品保鮮問題,讓更多的農產品上網銷售。
物流配送、信息技術、網絡推廣等,是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重要內容,也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瓶頸。“在網站建設、網頁設計、云計算、網絡推廣、ERP管理等方面,電子商務協會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和服務團隊,進行信息技術、網絡推廣服務。”張遠山說道,成立于2014年的連城電子商務協會,先后幫助多家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完善網絡銷售平臺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共有工商部門注冊的電子商務應用企業111家,依托淘寶、天貓、京東、蘇寧、一號店、微信等第三方平臺開設網店近850家。
“物流配送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據了解,連城縣以阿里巴巴村級服務點建設為契機,整合郵政電商、供銷電商、社會第三方物流“菜鳥物流”,建立“連城縣物流村村通”的配送平臺,形成以鄉鎮為主體、以村組為網點、以信息平臺為支撐,連接貨源、采購、運輸、倉儲、加工、配送為一體的農村現代物流網絡。同時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站,實現普通農戶不出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出戶,就可享受便捷、高效、經濟的電子商務服務。
示范帶動 積極培育發展本土電商
“村助連鄉土特平臺”正在整理包裝百香果,準備寄給客戶。
“今年我們拓展朋口、莒溪等‘村助’中心平臺,要讓更多的農副產品上線銷售。”在宣和鄉電商創業培訓班,連城同鄉網絡互助協會會長吳銓遠說道。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吳銓遠于2014年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連城縣同鄉網絡互助協會”,協會宗旨之一就是共享同鄉人脈,探索農產品電商路徑,主要是通過網絡銷售連城的農產品。
協會成立兩年多來,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在宣和、朋口、莒溪等鄉鎮成立電商運營中心,宣和全鄉13個村都建立“村助連鄉土特平臺”,收集整理鄉村農副產品信息,成立倉儲、設計、下單、開發、客服等“村助”小組,開發姜糖、百香果、苦齋菜、雪薯等40多種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銷售農產品,帶動村民創收增收。據介紹,該平臺去年銷售額達200多萬元,帶動農戶120多戶,其中貧困戶20余戶,戶均增收6000多元。
為了助力脫貧攻堅,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連城縣通過示范帶動,積極培育發展本土電商,銷售本地農產品,推動互聯網與農業產業深入融合,農村電商“遍地開花”。縣農創園努力搭建連城“蓮硒”農特產品網絡銷售平臺,縣供銷合作聯社整合供貨、物流、營銷等產業鏈資源,全力打造“淘寶中國特色館·連城館”平臺,“村助”、萬花筒、微食匯等電商平臺,整合農特產品資源,加速全縣農特產品網絡銷售推廣。(通訊員 陳析興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