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走進客家土樓,重遇一段歷史。
這里是永定撫市鎮的新民村,是《走遍中國·土樓春秋》的取景地,這里有大大小小的古民居四十余座。
大型府第式土樓民居——永豪樓
永豪樓,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花費造價約35萬兩白銀,耗時18年才建成,占地10672平方米,有36個廳、270個房間,有供收購煙葉的大廳、專供子弟讀書習武的學堂、武館等。俯瞰永豪樓,在其中軸線上依次為外大門,門坪,內大門,內門廳,天井,中廳,內天井,主樓,后樓。
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的“永定最高土樓”——永隆昌樓
規模宏大,樓中有樓,這是當地人對永昌隆樓的描述。這一土樓,直至清同治十三年方才竣工。前后耗資白銀60萬兩,占地面積23300平方米,可謂規模浩大。這棟土樓,包含92個廳、746個房間、144道樓梯、6座石制花架、7口水井以及500米小溪堤壩和1座船舶碼頭。是客家方形土樓的典型代表。它的主樓高六層半,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所認可。
值得慶幸的是,這兩棟樓的建筑還基本保持完好,現在,新民村成立了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協助土樓的后人進行對土樓進行保護。走進新民村客家土樓,去發現一段歷史,去感受一種別樣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