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位于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龍巖市科技創業園內,鈺辰微電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裝修二期廠房。預計2017年3月便能完工投用。屆時,該公司的復合標簽將年產1.6億片,成品標簽4000萬片,將實現RFID電子標簽從生產天線到邦定芯片最終復合成終端訂制產品的一套完整智能制造生產線。
從公司落地到達產達效,再到規模擴張,不過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在成立當年,該公司不僅斬獲了2015年龍巖市第二屆科技立異創業大賽二等獎和第三屆福建立異創業大賽三等獎,還入圍第四屆中國立異創業大賽決賽。今年3月,該公司與阿聯酋地區的INNOVENT公司簽訂1000萬美金的供貨合同。如今,二期廠房進展順利,新購置的德國進口RFID邦定及復合生產設備也即將到位,RFID電子標簽研發中心呼之欲出,發展勢頭銳不可當。
與辰光電子一墻之隔的龍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該區生物醫藥產業的典型代表,其以透皮短肽T—D1為代表的生物透皮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國內獨家地位。短短兩年時間,該公司已經開發出3個系列的藥用原料、一系列護膚品和3個藥品。其中2個藥品擁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將打破現有種類藥品的市場格局,預計年底前就能上市。“今年的產值將達到2000萬元以上!”公司總經理饒照明信心滿滿。下一步,該公司也將啟動二期廠房建設,規劃年產值不少于30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園,進一步加快研發成果產業化規模化。
以上兩家公司的迅猛發展從側面反映了龍巖經開區(高新區)新興產業強勁的發展勢頭。“這幾個企業短期內就可成為園區新的增長極。”正如經開區(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家明所言,該區包括光電與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新興產業,雖然大多在近兩年落地,但產生的效益已相當可觀。
今年1-9月,該區新興產業實現產值17.12億元,比增40.1%。其中,光電與新材料產業比增40.9%,生物醫藥產業比增35.4%。今年以來,該區審批通過了5家規模以上企業,均來自新興產業,占全市的83.3%。截至目前,龍巖經開區(高新區)已有規模以上新興產業企業10家,其中,光電與新材料企業7家,生物醫藥企業3家。德暉實業與韓國LGS合資的年產1200萬片圖形化藍寶石襯底(PSS)項目建成達產后,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圖形化藍寶石襯底生產企業。力菲克是全國保健食品百強企業,擁有多條生產線及現代化科研檢驗實驗室。龍生生物透皮短肽技術為世界首創,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生物透皮給藥技術。
下一步,該區還將著力推動三大新興產業集聚化發展。在光電新材料產業,該區鼓勵扶持德泓光電采取多種合作模式,整合行業資源,搭建產業平臺,進一步做大做強。深化德暉實業與中電科電子裝備集團合作,設立光電產業研發中心,打造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光電產業集群。以中晶科技公司為主體,加快規劃建設光電產業園,力促德煜照明、博瑞新材料盡快達產達效,LED芯片項目早日簽約落地,擴展LED產業鏈條。加快生物透皮技術和孵化中心平臺建設,力促透皮短肽及其衍生產品產業化,盡快形成規模效應。規劃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優先發展生物制藥和高端醫療器械。
要讓鳳凰留得住,先得種好梧桐樹。為了吸引這些高科技的新興企業落戶園區,該區大力創新金融扶持政策,在市級設立新興產業基金的基礎上,該區通過設立創投基金、融資性擔保公司等,扶持符合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新一代通信技術、節能環保、生物制藥等中小企業。與此同時,該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發展戰略,著力搭建人才引進、培養、創業一系列平臺,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優越的環境和一流的服務。
可以預見,通過不斷推動要素集聚,提高集約化發展水平,經開區(高新區)新興產業集聚催生的“雪球”效應必將越滾越大,到“十三五”末新興產業年產值達到200億元,成為撬動全區乃至全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本版圖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劉玉榮通訊員蔡寶成邱學斌盧水生采寫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