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長汀縣南山鎮百香果銷售已近結束。羅添鈴的文鈺家庭農場流轉鄧坊村135畝土地種植的百香果獲得豐收,通過互聯網銷售,年產值達86萬元,純收入達25.9萬元。該農場引導帶動300多戶農戶種植百香果2000畝,畝均產值6000元,戶均增收2萬多元。這是長汀縣深化供給側改革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生動事例。
今年以來,長汀縣實施四項舉措,深化供給側改革,促進現代農業發展。首先是培訓新型農業主體。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加快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目前,全縣發展家庭農場998家,農民合作社543家,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5家。幾年來,全縣培育了新型職業農民1000多人。全縣耕地流轉面積15.2萬畝,占承包耕地的49.3%。其次是推進產業發展特色化,制定了閩西“八大鮮”——長汀河田雞、汀江大刺鰍“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出臺了《現代農業發展實施意見》、《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計劃》,重點發展優質稻、果、茶、菌、檳榔芋、河田雞、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目前,全縣優質稻穩定在42萬畝以上、檳榔芋5.6萬畝、果茶23萬畝、養殖河田雞500萬羽,發展農副產品加工企業96家。三是實施科技興農戰略。開展農業科技下鄉、12316咨詢服務和農民科技教育培訓,落實農機購置補貼等,推進農業機械化化率穩步提升。今年以來共開展農業科技下鄉286次,開展農業科技講座83場,培訓新型農民178人,補貼農機3102臺(套)514.46萬元,四是開展農業物聯網建設,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以長汀河田雞、檳榔芋、小黃姜為重點,推動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建設。目前,全縣17個農村鄉鎮都建立了農村電商平臺。 (通訊員 陳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