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閩西網28日訊(紅色閩西網記者 戴敏 通訊員 黃水生 文/圖)28日上午,由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主辦,長汀縣文聯、長汀縣客家研究會協辦的的第四屆中國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暨“名城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和諧之路座談會在長汀召開。長汀縣縣長馬水清、縣委副書記王汝彬等相關領導參加了此次活動。
(專家學者交流名城保護與旅游開發)
這次座談會邀請了全國多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代表、臺灣民宿協會副理事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浙江莫干山后塢生活度假始人等在內的40多位專家學者。活動旨在學習和借鑒“兄弟”名城在文化旅游上的優秀經驗,弘揚長汀“四位一體”文化,提升“古韻汀州”旅游品牌。會上,眾專家學者紛紛發言,介紹本地做法,為長汀的名城保護與旅游開發建言獻策。
來自河北正定縣、安徽歙縣的代表向大家介紹了正定與歙縣兩地在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上的經驗。浙江嘉興西塘古鎮保護旅游開發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蔣江生說,實地走訪過長汀的四大古街后,古街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老人們在門前曬太陽,唱山歌,這就是我們所要保護的鄉愁。”蔣江生提出,古城的保護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核心更應該是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的傳承。
這次座談會還邀請了來自臺灣民宿協會的副理事長呂人鳯女士,她向大家介紹了臺灣民宿的起源、經營特色等。呂女士說,臺灣民宿強調主人魅力,與地方人文歷史特色緊密相關,而長汀旅游業日益火爆,節假日更是常常出現酒店一房難求的局面,此時發展民宿業是個很好的契機。
對此,浙江莫干山后塢生活度假創始人王天鵬也對民宿發展提出了具體的思路,王天鵬提出,長汀是歷史文化名城,其美食更是重要組成部分,而美食與民宿就可結合起來,“長汀有六大名小吃,我們就可以打造成六個主題名宿,將兩者結合,這樣就能用民宿這個小產品撬開旅游這個大市場。”此外,他還建議在古街與新街的接壤處,可設置公共文創空間,既可以過度,又能豐富區域的人文氣息。
據悉,這次中國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除“名城保護與旅游開發”的和諧之路座談會活動外,還舉行了夜游古城,名城聯盟會,組織社會各界、義工團體參與“名城是我家 保護靠大家”公益活動等系列活動。
(義工清理古城墻公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