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是各行業的“電”
媒體:請問您提出的互聯網+的戰略,互聯網+這塊,騰訊會側重在哪個行業?是怎樣一個商機?我們看到已經在醫療領域有一些投資。第二方面,您非常看好影視和文化,在這方面會不會有一些新的布局?
馬化騰:互聯網+很多行業過去已經很成熟了,比如說互聯網+通訊,這已經是非常成熟。運營商越來越意識到是魚和水的關系。數據業務的流量是大大增長,但是會有陣痛。移動互聯網其實就像電一樣,過去有了電,很多行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這個領域里面怎么用好移動互聯網,用好其他的應用場景的產品。我相信甚至以后的工業、農業甚至都可能用移動互聯網。
媒體:怎么看待關于互聯網醫療的障礙?
馬化騰:這個領域我們做了很多研究,相當復雜。像是我們投資的掛號網,再往下就更復雜。醫院的線上系統很復雜,他們的供應商可能有好幾個,把它互聯網化很難。也有很多的解決方案。這跟整個體制有關,沒那么輕松,我們還是從最簡單的來,現在互聯網醫療還在起步期。
媒體:對于農村來說,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障礙在哪了?
馬化騰:無障礙,我自己用手機會覺得這個手機的字太小了,但是年輕人會覺得很大了,他會有這種不完全理解所有人的使用習慣。所以我就說軟件可以自定義,字可以大一點、小一點,在軟件使用都有很多這種無障礙的需求。更不用說真正的盲人怎么用手機軟件,PC軟件,他會遇到很多軟件。所以我們也聘請了一些盲人給我們提意見。
第一個障礙是我們以前也走過彎路,已經做了很多軟件是無障礙的。過一段時間換了一個開發者,他又忘了,又走了回頭路。軟件里面的脈絡要很清晰,而不是表面上花里胡哨、很好看,但是是沒有邏輯的。這些開發的連續性和理念的重視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們部門每一個開發的產品都加入內部的一些無障礙的考慮。社交軟件都全部有工程師去把關,做到無障礙。
第二個問題,在農村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但是不多。我們開會努力解決信息不對稱,我們看到一些案例,包括農村,小的跟生活類相關的商家,他的服務很小,他也沒有上網的技術。
后來我們看到基于微信有很多做微店的第三方平臺,他們做了很多成果我們看到以后很受啟發。里面大量的用戶都不是過去電子商務的賣家,但是他們用手機、互聯網很簡單拍一個照,寫一個價錢就可以做微店了。他的朋友轉來轉去,這樣就可以把信息觸達。所以為什么叫微店、微商,很有意思,這個才剛剛起步,希望很多合作伙伴去做。
媒體:怎么看待壟斷的問題?
馬化騰:就像我們說移動互聯網就好像是電一樣,每個行業都可以拿去用。你說過去的能源行業是取代了別的行業成為支柱行業嗎,其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移動互聯網也是一樣。
媒體:怎么看待專車的問題?
馬化騰:政府其實對互聯網對傳統行業改革還是很支持的,但是監管部門的態度肯定還是謹慎的,是大勢所趨,大家都看的很清楚。譬如智能出行,大家還沒有達到共識。車輛這個市場一旦放開就會亂,有了移動互聯網之后,出現了很大挑戰,包括Uber在很多國家也是禁止的。像Uber從很多角度看都是很正面的,是不是能有一種方式能管好,這就是互聯網的共享經濟。但是對原有利益方怎么補償,哪一些平臺可以做,還是都可以做。這里面還是產生很多問題。
我們只是滴滴的一個股東,他們合并之后,我們股份更小了,我們只是股東的角度,我們不會自己去做,現在有很多問題,政策問題,競爭問題。不只是出租,甚至是貨運,能否用移動互聯網去解決,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大家還是要去保護。
我當然也會用,但是頻率不高。包括在國外也用Uber,也問過司機會不會逃單,他們說不會,還是有別的方式能監管到。所以移動互聯網還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