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受面板影響 彩電企業加速轉型)
本報記者 倪雨晴 廣州報道
8月下旬,彩電企業集中發布的半年業績透露著絲絲涼意。盡管產能飽和與業績低迷是近年彩電市場的常態,但是2017年的境況尤為嚴峻。
從數據來看,部分彩電巨頭的業績壓力直接體現在利潤的縮減。海信電器上半年營收135.67億元,同比增長2.09%;凈利潤3.96億元,同比下降46.55%。四川長虹上半年營收347.6億元,同比增長6.07%;凈利潤1.5億元,同比下降66.55%。
同時,TCL和康佳在上半年利潤實現增長,TCL多媒體上半年營業額170億港元,同比增長19.7%;溢利1.5億港元,同比增長59.5%。根據深康佳A的業績預告,上半年凈利潤將達2600萬元-3200萬元,高于去年同期。但是,兩家公司利潤的增長均基于去年的低基數,經營壓力依舊不小。
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計,2017年中國彩電市場出貨量為5400萬臺,同比下降9%。面對萎縮的市場,今年彩電企業也在醞釀大轉型,通過剝離虧損業務、減少人員、拓展海外市場等來提升利潤率。此外,上游關鍵部件從下半年開始減價,也將有助于彩電行業的業績回暖。
加速變革
多位彩電分析師向記者指出,主要有兩大因素導致上半年彩電市場遇冷,一是國內出貨規模的減少,二是電視面板的持續漲價。雙向壓力的疊加,也倒逼彩電企業加速變革。
群智咨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道:“需求萎縮、成本又上漲,雙重挑戰擠壓著廠商利潤。除了推廣費、廣告費這類固定費用外,人工費、包裝、存儲器等都在漲價。尤其是這一輪面板的大幅漲價,對整機影響頗深。以往面板漲幅在20%、30%左右,但是這次上漲至70%,甚至有部分尺寸提升了一倍的價格。”
相比之下,互聯網品牌更能感受到寒意,小米電視、樂視電視都紛紛多次調價。 “今年互聯網品牌在走下坡路,樂視電視去年銷量接近500萬臺,今年的銷量至少下滑200萬臺。樂視電視的危機也對互聯網模式產生了負面影響,大家也開始質疑此類互聯網電視,市場的熱度也冷下來了。”李亞琴表示。
無論是傳統廠商還是互聯網品牌,都進入了新的洗牌期。根據群智咨詢數據,國內前三大彩電品牌仍是創維、海信、TCL這三家,與2016年相比,中國六大品牌(創維、海信、TCL、長虹、康佳和海爾)銷量預計下降500萬臺,中國的互聯網品牌預計下降300萬臺,外資品牌的銷量增長200萬臺。
從傳統彩電企業的動作來看,進一步削減人員、剝離虧損產業、尋找新業務點成為調整重點。TCL集團財報顯示,上半年集團本部減員30%,管理費用同比減少34%;集團各產業整體減員約一萬人,人均勞動效率同比提高23%。康佳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鳳喜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康佳將轉型為投資控股平臺,并且彩電業務準備上市。同時,康佳和長虹都在轉讓或退出一些虧損的產業。
此外,互聯網運營也是企業們看重的新增長點,今年TCL推出的雷鳥品牌、創維旗下的酷開都更加側重于終端運營,并且選擇和騰訊、愛奇藝等內容提供商進行深入合作。但是對比主營業務,互聯網運營的營收占比仍然較小。
開源節流
在李亞琴看來,彩電市場急需革新,現在物聯網終端越來越分散,也對電視產生沖擊。手機等智能設備的操控性、移動性都更便捷,因此大家對彩電的依賴正在減少。同時,她也告訴記者:“彩電企業下半年的利潤會逐漸好轉,現在很多企業還在調整狀態。通過各種方式開源節流,而最重要的是要把銷售拉動起來。”
而對彩電企業而言,下半年促進企業利潤增長的重要支撐點是面板價格開始松動。群智咨詢預測,2017年下半年TV面板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價格將持續下降。而2018年雖然產能供應面積大幅的增長,但是需求恢復加上平均尺寸增長,2018年下半年供需關系有希望逐步轉向平衡。
從面板產能上來看,從2017年到2020年,全球的8.5代以上的高世代產線近10條,就大尺寸面板而言,遠遠超過彩電市場的需求量。
因此在電視往大尺寸發展的趨勢下,供需關系將在接下來的3年中還將發生轉變。
可以確定的是,下半年面板價格下降意味著上游成本將逐步降低。中怡康黑電總經理彭顯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六、七月份面板價格就開始下滑了,但是反映到整機價格上還要一段時間。預計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低價會促使整機的銷量和利潤回升。但是對于互聯網品牌來說,樂視電視的事情令投資方變得謹慎和緊張,純互聯網品牌還是很難獲得回報。”
另一方面,對于增長迅速的海外市場而言,面板價格回落將增加訂單量。康佳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海外代工業務縮減的一大原因便是面板成本過高,導致整體價格上升,海外品牌商購買意愿降低。群智咨詢數據也顯示,2017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出口量為3000萬臺,同比下降了10%。但是,隨著第三季度外銷旺季的來臨,出口量將逐步上升,北美和新興國家地區仍將成為中國彩電廠商的掘金地。
事實上,國內彩電市場集中度并不高,一直處于過度競爭狀態,隨著近兩年十多家互聯網品牌的涌入,產能過剩問題一直存在。在彭顯東看來,彩電市場還將繼續洗牌,類似今年的低谷期會周期性來臨,對于彩電企業而言,也是清理資產、優勝劣汰的過程。
(編輯:黃鍇,郵箱:huangk@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