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金九銀十”的銷售高峰之后,整個熱水器市場經歷了連續4個月的下跌、并于2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觸底。進入3月份,伴隨著傳統家裝旺季的啟動,市場開始出現恢復性反彈,整體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環比增長了47.38%和64.97%。
同比來看,熱水器市場并沒有恢復到去年同期的水平,整體零售量同比下滑7.87%;在產品升級、價格普漲的帶動下,整體零售額同比微增了1.65%。
(數據來源:中怡康)
在消費需求回暖的3月,各熱水器品牌之間的競爭升級。當月,高端定位的外資品牌A.O。史密斯的銷售回暖明顯,零售量和零售額環比上月提升了2.01和2.39個百分點。走低價路線的惠而浦則受到了直接沖擊,兩項零售占比分別下滑了3.11和1.92個百分點。從截然相反的數據差異中,我們可以看出,高端熱水器正成為消費的新需求。
意識到這一增長走勢的國產品牌,也紛紛向高端發力。當月,海爾熱水器的零售均價增幅最大,同比提升了22.09%;華帝和萬家樂緊隨其后,價格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9.65%和17.95%。緊握住市場脈搏后,國產品牌的份額同比去年有了明顯的提升,當月的整體零售量和零售額占比分別同比提升了3.36和4.23個百分點。其中,表現較為突出的,依舊是美的、海爾這兩大熱水器一線品牌之間的較量。當月,美的的兩項零售占比分別提升了1.63和1.39個百分點;海爾的兩項零售占比則分別提升了0.34和1.78個百分點。
從今年一季度的累計情況上看,美的在零售量占比上已提升至18.55%,躍居第一,趕超了此前穩坐龍頭地位的海爾(17.94%);海爾則將更多精力集中到產品升級上,一季度的零售額占比同比提升了1.12個百分點,增幅最大。
細分到產品品類層面,使用更舒適、更便捷、更節能的燃氣熱水器,愈加受到消費者的熱捧,當月的兩項零售占比分別環比提升了3.80和3.64個百分點,同比也分別有1.80和1.58個百分點的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儲水式電熱水器的份額萎縮。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儲水式電熱水器的零售量占比同比下滑了0.58個百分點至55.62%,零售額占比則同比下滑了1.75個百分點至43.23%,份額已被燃氣熱水器趕超。
面對不斷膨脹的消費需求,燃氣熱水器的產品升級步伐明顯加快。今年一季度,強排式產品的零售量占比同比提升了2.30個百分點至93.12%,徘徊于淘汰邊緣的煙道式產品的零售量占比則已下滑至3.57%,零售額占比更是已低至0.93%。
與此同時,大升位產品的消費需求仍在不斷擴大。今年一季度,13升及13升以上的燃氣熱水器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占比分別同比提升了11.62和14.77個百分點。60升電熱水器的兩項零售占比也分別同比提升了3.28和3.94個百分點。
3月份,需求的大幅回暖刺激了價格的強勁回升。燃氣熱水器和儲水式電熱水器的零售均價分別環比增長了9.61和10.58個百分點。而和去年相比,受益于消費升級的拉動,價格上漲同樣明顯。截止到今年一季度,燃氣熱水器的零售均價同比上漲了11.49個百分點至2716元,儲水式電熱水器的零售均價則同比上漲了6.94個百分點至1679元。(以沫)
來源:艾肯家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