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對于“座機”的想象很乏力,所有印象都停留在老式撥號或者按鍵電話,因此我也不認為這類產品還有什么演進的可能性,除了老人使用以外,似乎已經被阻擋在了數碼產品發展的大門之外,但是在MWC 2016期間,國內廠商數字家圓亮相的“親見”智能座機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首先這款產品的外觀十分新穎,正面是純圓的觸屏界面,雖然顯示屏仍是矩形,但卻被圓形的顯示界面巧妙設計為了與外觀一樣的同心圓,所以當你開機看這款產品的時候,就會覺得外觀與界面都是沒有棱角的圓形,在眾多的數碼產品當中感覺極為特別。
而在背部,這款智能座機設計了一體化的支架,這樣就可以立在桌上使用,使用的時候有種“照鏡子”的感覺,一體化的造型雖然成本極高,但確實在外觀設計以及握感方面令人很有好感,而這款尚未上市的產品,已經獲得了德國IF設計大獎,也說明了在設計方面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作為一款家庭通訊設備,它支持插入手機卡或者連接無線網絡來溝通,并且具備24小時值守的屬性,既可以撥打普通電話,也能視頻聊天或者留言,這是這款產品的基本屬性。由于具備160度廣角攝像頭,以及5米遠距離拾音系統,因此無論語音還是視頻通話,都不用拘泥于電話旁邊,而是可以在一定空間內隨意活動,就像面對面聊天那樣自在。數字家圓CEO唐波對我說,“他們這一次是要改變座機的使用場景,就像當初iPad創造了一種新的使用場景那樣。”
除此以外,“親見”智能座機在簡化使用方面做了很多設計,比如在“親見”上和聯系人溝通以及啟動一個應用,最多不超過兩次點擊;座機的設置既可以在本機完成,也可以通過手機遠程操作完成,方便年輕人協助老年人或者孩子進行初始化和雙首屏的更新;座機保持始終在線,電話內置的傳感器能感知屋里是否有人,有人時自動點亮屏幕,無人的時候會自動熄屏。
看到這里大家就明白了,這款產品的目標人群很清楚,就是希望拉近身處異地的孩子與老人的距離,因此目標群體是為了與父母異地通訊的年輕人,因此不僅操作簡單,功能簡化,甚至可以遠程遙控初始化,這些特性非常符合這個人群的需要。
當然其實這款產品不僅是智能座機,也是一個家庭娛樂終端,它融合了音樂、電臺、視頻播放等功能,而且還配有一個音箱+充電底座,只要把智能座機往上一放,就連接完成了,不僅播放的效果更好,同時還能為智能座機充電,這個二合一的設計也很巧妙。
數字家圓創始合伙人、主管智能硬件產品的吳文良博士對我說:“親見智能座機這個全新的品類,與智能手機及電腦等設備可以形成互補,為無法上網的群體消除技術壁壘,并為實現互聯網+的目標提供助力。”
我在和數字家圓團隊交流的過程中感覺到,他們那種“做減法”的產品設計理念很難得,由于目標群體非常清晰,因此不必要的功能與復雜的操作統統去掉,使得這款具有極簡外觀與操作的產品,在數碼產品泛濫的今天顯得與眾不同。同時它也抓住了很多年輕人渴望異地溝通的痛點需求,成為了一個新的產品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