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是天津三絕之一,備受大家的喜愛,慕名而來的游客也絡繹不絕,它的來源背后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而并不是真的和狗有關,天津傳統小吃狗不理包子來源是什么?下面帶來介紹。
天津傳統小吃狗不理包子來源真的和狗有關嗎?
正確答案:沒有關系
解析:天津傳統小吃狗不理包子鋪原名德聚號,始創于1858年(清光緒末年),是一位叫高貴友,乳名「狗子」的少年所創立。傳說高貴友個性木訥、寡言,做買賣時只管收銀兩,其他一概不予理會,包子甚至是自行拿取,因而有「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久而久之,「狗不理」包子遂成他的名號,原店字號也漸漸被人所淡忘。
延伸閱讀:狗不理包子的來源
“狗不理”創始于1858年。清咸豐年間,有個年輕人,名叫高貴友,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乳名“狗子”。狗子十四歲來天津學藝,在天津南運河邊上的劉家蒸吃鋪做小伙計,狗子心靈手巧又勤學好問,加上師傅們的精心指點,高貴友做包子的手藝不斷長進,練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氣了。
三年滿師后,高貴友已經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種手藝,于是就獨立出來,自己開辦了一家專營包子的小吃鋪--“德聚號”。他用豬肉的比例加適量的水,佐以排骨湯或肚湯,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醬油、姜末、蔥末、調味劑等,精心調拌成包子餡料。包子皮用半發面,在搓條、放劑之后,搟成直徑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勻的圓形皮。包入餡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時用力將褶捻開,每個包子有固定的18個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爐用硬氣蒸制而成。
由于高貴友手藝好,做事又十分認真,從不摻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軟,鮮香不膩,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獨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來吃包子,生意十分興隆,名聲很快就響了起來。由于來吃他包子的人越來越多,高貴友忙得顧不上跟顧客說話,這樣一來,吃包子的人都戲稱他“狗子賣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順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經營的包子稱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鋪字號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