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八點多,62歲的曲保建都會熟練地打開淘寶直播端,將手機對準一盆盆形態各異的多肉。在接下去的一個小時里,他會在自己的三個大棚里,圍繞多肉植物的種植、養護等問題侃侃而談,并介紹自家淘寶店里賣的多肉。手機屏幕的另一端,200多個“肉友”陸續走進他的直播間,共同分享多肉帶給他們的樂趣。
淘寶直播的興起正在深度改變大眾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多像曲保建這樣的普通人和店鋪,開始利用淘寶直播的平臺,為自己和消費者之間構筑起情感聯結。從運營商品到運營消費者,他們正經歷著商業模式的轉變。
淘寶雙12的一連串數字也證明了,直播已成為未來商業模式的主流。雙12當天,7萬多場直播引導的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160%。淘寶上月收入達百萬級的主播超過百人,粉絲超百萬的主播超過1200人。就在昨天,淘寶直播宣布未來三年帶動5000億規模成交的“小目標”。而將完成這一目標的,正是無數臺手機前面的曲保建們。
普通人找到舞臺:六旬老漢、90后姑娘拿上手機就能直播
作為直播愛好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通過直播來與外界交流,90后女孩李雅婷也是其中之一。不同的是,作為一名陶瓷設計師的她,在瓷都景德鎮開起了漢服主題的淘寶直播。每次直播,她都會穿上與瓷器花紋相搭配的漢服,向網友介紹制作工藝、歷史典故等等。
淘寶直播的興起,讓雅婷這樣的陶藝師除了擺地攤,也可以在更大的平臺上直播自己制作陶瓷的過程,和售賣自己的作品。“除了直播和講解陶瓷成品,我還打算直播燒窯、拉胚、上釉等工藝,給大家好好講一講我們這幾萬景漂青年是如何生活的”,雅婷覺得,直播這種互聯網化的表達方式,讓陶瓷這門古老的技藝又重新年輕了起來。
從六旬老漢到90后漢服女孩,淘寶主播們的類型已經越來越多元化。隨著個性化消費時代的到來,不同類型的主播往往能夠吸引一群自己領域的鐵粉們。在直播間的“場”子里,通過生動直觀的展示,實現人與貨的更優匹配。
目前,淘寶直播形成了以普通人、專業KOL,媒體及自媒體等多個類型的主播陣營,年齡涵蓋80后,90后甚至95后,每天提供數萬場直播,為消費者提供服裝搭配,美妝教學,運動建議,美食體驗,海外購物,親自攻略等不同類型的直播內容,滿足不同類型人群的需求。
淘寶商家開辟原產地直播,單場觀看超7萬
直播除了帶給普通人更多登上舞臺的機會外,也讓淘寶上的中小商家有機會將自己的商品更加原生態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
淘寶店“神丹美食館”第一次做直播的時間是在早上7點,賣的東西是皮蛋。“當時是在我們的生產基地直播,因為新鮮的蛋都是早上6點從養殖場運送到加工廠的,所以正好在那個時間段介紹我們是怎么挑選原料蛋、如何制作皮蛋的。”
店鋪負責人原本以為在這個時間段,加上自己賣的貨不是什么熱門爆款,估計不會有太多觀眾。但是沒想到這次在生產基地做的原生態直播,為他們帶來了2萬多的觀看量和2500多個新粉絲。還有很多粉絲在直播時與商家互動,想知道怎么用皮蛋作出可口的菜肴。如此效果讓商家自己也倍受鼓舞。
而遠在云南大理漾濞縣的核桃園,每天早上七點都會直播農民打核桃的場景。許多都市人第一次有機會看到自己平常所吃的核桃是如何從一棵棵百年古核桃樹、甚至前年古核桃樹樹上被打落。據店鋪“云南丁丁在尋味”統計,打核桃直播單場的最高觀看人數超過了7萬人,成交額更是超過20萬。
原產地、專業市場的優質貨品通過淘寶直播為更多人所知曉,并帶動成交大幅增長。以12月1日到9日期間的產業帶直播數據為例,總計成交商品超過400萬件,銷售額較日常平均增長超2倍。
淘寶直播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賦能普通人和商家,并且成為越來越多淘寶店鋪的標配。擁抱直播,也成為商家抓住未來商業潮流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