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先做B2B會不會更靠譜?
2014年,全國汽車保有量是 1.46 億輛(民用車+商用車),復合增長率按 10%計算,2020年 全國汽車保有量將達 2.59 億輛。巨大的汽車保有量對應的是巨大的車后維保市場,今年,汽車維保市場規模大概是 7000 億人民幣,按年復合增長 19%計算,預計 2020年 將達到 17000 億元的規模。再看看車后市場的參與者,全國有 35 萬家汽車配件零售商,2.3 萬家 4S 店,45 萬家獨立維保企業,以及數量眾多的路邊店。
按整車維保體系平均保修期 3年 計算,2015年 全國過保汽車數量約為 6700 萬輛,占汽車保有量的 44%。4S 店由于售后服務價格高昂、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幾乎無法留住過保客戶。據統計,4S 店過??蛻袅魇室殉^ 40%,大部分 4S 店的流失率已將近 60%,流失客戶主要流向交通位置便利和價格優惠的快修連鎖店、汽修廠。
但這些快修連鎖、汽修廠應付普通的保養業務尚可,普通保養業務涉及到的易損件 SKU 較少,庫存易于管理;但一旦涉及到更重的維修業務,需要管理上萬的車型件 SKU 時,維保企業在采購和庫存物流上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總體來說,維保企業零配件采購主要有以下的痛點:
維修廠做的是維修生意,但對零配件編碼并不熟悉,也不掌握零配件編號,因此在和配件商的溝通上有難度,容易買錯配件,也無從辨別真偽;
采購員缺乏專業培訓,效率低、吃回扣,這個其實也和維修廠自身信息化程度差有關系,同時由于采購員有灰色操作的余地,因此配件不容易保真;
供應商規模較小、供應能力有限,單一供貨商無法滿足維修廠的需求,對一個綜合型維修廠來說,常常要對接數十上百家供應商才能滿足日常業務需求。而且由于部分維修廠和供應商沒有聯網設備,雙方對接方式是通過 QQ、電話,或是跑市場,效率較低。
我之前報道過的北邁網、途虎養車網,從本質而言都是維修保養領域的 B2C 類商家,即平臺本身需要解決 C 端獲客問題,同時需要解決 B 端采購、倉儲物流問題。在牛配網CEO 屈健立看來,現在維修廠、供應商的配件、進銷存系統尚未實現標準化管理,目前的破局之道在于服務好 B 端,把 B 端服務提上來,再由 B 端解決獲客。
屈健立告訴 36 氪,牛配網是一個 B2B 汽配平臺,為汽車修理廠、4S 店和配件商提供 SKU 查詢、采購,以及在線進銷存管理系統。修理廠可以在通過電腦、平板或是手機等多種終端登錄,進行 VIN 碼查詢、車型查詢、OEM 查詢、編號查詢以及價格查詢等。
牛配網覆蓋 75 個汽車品牌、2 萬多個車款、數百萬個 SKU,支持修理廠快速找到配件以及價格,修理廠下單后可以通過多種支付方式完成結算,牛配網提供后續的配送服務以及售后支持。對 C 端來說,消費者在線上選好配件、預約安裝維修廠以及安裝時間,之后就可以到店安裝了。
既然是將采購過程進行了標準化,那么維修廠就不再需要專門設立采購專員以及倉管員,這就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標準化還能降低退貨率和換貨率,節省物流費用。另外,屈健立告訴我,牛配網為合作修理廠定制了個性化的 SCRM 系統,幫助他們進行攬客以及服務升級等。
牛配網 CEO 屈健立曾經創辦了汽配電商 B2C 平臺 “車保網”,不過后來由于 B2C 的攬客成本較高,在去年年 底轉型做了 “牛配網”,并在今年年 初上線了牛配網,屈健立表示,這個月會上線牛配網 2.0 版本,目前注冊用戶有 3 萬多家,廣東地區合作商戶有 1000 多家,可以為每一款車提供 1500-2000 個配件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