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社區O2O求穩不求快,輿論風向快過市場現狀并非好事》主要是提醒那些迷戀互聯網式媒體公關宣傳的社區O2O項目懸崖勒馬,不要繼續做這種飲鴆止渴的事情。而這一篇文章則是分析,為何互聯網的那一套快、狠、準的市場策略在社區O2O市場不奏效。
如今太多的人迷戀互聯網思維了,但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僅僅是一種思考方式,并不是百試百靈的市場定理,每個市場都有每個市場的規矩,把互聯網爭奪市場的那一套完完全全照搬到社區O2O行業就是不適用。如果之前這么說可能那些被互聯網毒害至深的人根本不削一顧,但如今叮咚小區、社區001、順豐嘿客的失敗案例非常直觀的擺在眼前,也容不得那些張口一個規模化、閉口一個戰略虧損的人不重新掂量一下這個市場了。
以互聯網的方式做O2O項目的規則有跡可循,基本上都是“快狠準”的組合拳,擴張速度要快,燒錢補貼要狠,服務需求要準,但這套規則放在社區O2O市場可就無法見效了。互聯網的能力是可以把標準化的需求快速規模化,而且這種能力是建立在資本驅動的基礎上,而資本需要有市場回饋才樂于繼續投錢,可社區O2O的市場回饋要比其他O2O項目遲鈍很多,甚至可能沒有回饋反應。
這里需要先明確一點,本文我們所說的社區O2O是一個綜合性的市場產品,那些提供細分上門服務的垂直O2O項目,廣義上也屬社區O2O市場范疇,但不是這里討論的重點,這里的社區O2O項目主要是指那些提供綜合類服務或者是需求非標化的產品。例如洗衣O2O、家政O2O、維修O2O等都屬于需求可標化的垂直上門O2O,暫且不是這里探討的重點。
首先,先說互聯網的“快”。社區O2O市場是快不了的,那些垂直的O2O項目,是提供標準化的服務,然后去吸引用戶使用就可以了。例如洗衣O2O,就是提供洗衣服務的產品,有洗衣需求的用戶使用就可以了,而社區O2O服務的是復雜的長尾市場,每一個社區周邊的商業環境,服務環境都有不同,每一個用戶的需求側重點也不同,所以單純去推一個綜合性質的社區O2O產品很難提升擴張速度。
市場環境的復雜性注定了社區O2O無法快速規模化。那些號稱手握幾千家社區,服務幾千萬坪的社區O2O項目都是花架子,根本經不起市場推敲,如果投資人以產品覆蓋的社區量為考核指標,這個很好實現,多與一些物業簽署一些合作協議或意向就可以了,但這種覆蓋沒有實際意義,若是以用戶下載量為考核指標也不難實現,一邊通過補貼獎勵的方式吸引用戶,一邊刷刷下載量也能實現,但也就只能糊弄一下投資人,糊弄不了這個市場。
其次,再來說說互聯網的“狠”。有些公司在社區O2O市場嘗試補貼獎勵的方式吸引新用戶,投入的也確實夠狠,有發雞蛋的,有抽獎的,短期內貌似還不錯吸引了很多用戶,但是也不想想你們服務的社區用戶有什么特征?讓這些用戶占點小便宜拿你們一些小恩小惠下載個客戶端誰會不樂意,但一旦停止了這種實際的獎勵機制刺激,你們服務的那些用戶也就卸載了你們的產品,因為對于他們而言,你們提供的這種空架子服務根本不實用。
社區O2O覆蓋面太廣,補貼只會是一個無底洞,這一市場不同于打車等市場,滴滴通過補貼養成了用戶出行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它解決了出行困難的問題。但社區O2O產品能養成什么用戶習慣么?它又能解決什么社區內的難題么?或者是用戶有什么離不開它的?多數的社區O2O產品都是雞肋,這種雞肋產品靠補貼是沒有用的,唯有產品自身的慢慢沉淀,待實用性強了之后再去補貼,不然根本無法沉淀用戶,燒錢補貼也是徒勞。
最后,再來看看互聯網的“準”。正如前文所言,社區O2O整體是一個復雜的長尾市場,所以要說服務項目的準確性其實是最差的,平臺性質的社區O2O產品遠不如垂直的上門O2O產品來的精準。產品服務不夠精準的話,服務質量自然無法保證,沒有服務質量就沒有口碑,而口碑對于社區O2O產品至關重要,要知道在線下的社區環境當中,這種負面評價很容易被傳播開來,一旦失去了社區居民的信任,要發展其他服務也就沒機會了。
目前社區O2O項目大多數都是自以為很準,重心還不夠細致。在『O2凹凸社』接觸的諸多項目之中,都特別強調服務的準確性,若把“準”換一種說法,可以理解成極致服務,所以,社長通常建議來訪咨詢的項目要么選擇垂直的可控的服務去切入,要么就盡力保證所服務社區的售后質量,這一點是非常關鍵,只有取得用戶的信任,未來才可以提供更多的其他服務。在社區這個業態之中,信任才是最關鍵的商業基礎。
叮咚小區就是血的教訓,它立足之初就采取互聯網“快狠準”的雷霆手段橫掃市場,但也是最先成為先烈的。事實已經證明“快、狠、準”不適合社區O2O市場,“慢、穩、細”才是這個市場的生存法則,現在還在做社區O2O的企業不妨重新思考一下。社區O2O市場還有時間,不用著急,下一篇的《社區O2O市場走向成熟還需2~3年時間》會談到這個話題。
文/王利陽O2凹凸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