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手工制品愛好者注意了:你們鐘愛的 Etsy 又多了一位模仿者。
10 月 9 日,亞馬遜宣布開放了一個新的手工藝電商交易平臺。目前,這個名為 Handmade at Amazon 的平臺匯聚了來自 60 個國家的 8 萬個工廠的商品,包括首飾、藝術品、文具、廚房用品、家具等。
就在亞馬遜公布消息之后的第二天,Etsy 的股價跌了6%。
亞馬遜瞄準正是 Etsy 所在的手工制品電商平臺這個細分市場。自 2005 年成立以來,Etsy 每年大約有 20 億美元的收益。就在 4 月份,Etsy 的估值達到了 38.8 億,6 月份,Etsy 的平臺上已有 150 萬賣家,和 2170 萬買手。
Etsy 的存在證明了市場對手工制品的熱愛和需求。或者換句話說,對非工業量產產品的偏好。
現在,年銷售額達到 750 億美元的電商巨頭亞馬遜來了,而且它的做法很財大氣粗,自 5 月份以來,亞馬遜就向全球的手工藝人發出邀請,甚至還包括哪些 Etsy 上的賣家,問他們是否愿意加入亞馬遜。
亞馬遜對這個新動作的期待很高:“有史以來第一次,亞馬遜要和全球的藝術家合作。接下來的用戶體驗將會是與眾不同的。”
為此,亞馬遜的手工電商平臺復制了 Etsy 大部分做法。
同 Etsy 一樣,亞馬遜也要求賣家提供自己的檔案和照片,生產地址,聯系方式,以及一切你想要知道的關于產品的信息。亞馬遜也向賣家收取一定的費用,亞馬遜收的手續費賣家銷售額的 12%(包含所有費用),Etsy 平臺上每一件物品收取 20%。
當然亞馬遜也強調了它的不同點,亞馬遜有一個它認為的最大優勢,它有 2.85 億活躍用戶,而相比之下 Etsy 只有 2200 萬。
此外,亞馬遜還表示這個手工電商平臺會使用其發達的倉儲和配送系統。也就是說,亞馬遜的會員在手工電商平臺購物時可以免郵費。
的確,這些聽起來都是亞馬遜為了擠兌 Etsy 放出來的甜言蜜語,但是亞馬遜也許并不能把手工電商這件事情做得和 Etsy 一樣有模有樣。
手工電商這件事不只是“在網上賣個東西”那么簡單。實際上,現在在手工電商這個市場,也不只有 Etsy 這一家,在美國還有另外一家 Bonanza ,在德國有 Dawanda ,澳大利亞有 Zibbet ,在國內還有暖島、哇噻和野糖。
但到目前為止,他們都沒有 Etsy 做得好。
Etsy 的殺手锏是它在營造一種手工電商的文藝氛圍,強調的也是一種獨特的購物經驗,為此,它專門培養了一批“買手”來維護平臺的品味和風格。
Etsy 的社區屬于文藝類型,它給予用戶一種歸屬感,無論是賣手工藝品的,還是買手工藝品的。此外,Etsy 不僅會在商品頁面提供手工業者的基礎信息,Etsy 提供了專門的聊天工具、小組和公共聊天室等多種途徑,供用戶們私密交流。
除了線上的活動,Etsy 的創始人 Kalin 還在線下舉辦過縫紉大賽,贊助傳統的手工藝品市集以及成立興趣小組。這些活動,后來這些活動形式固定了下來,變成常設的手工藝品愛好者線下交流的場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為“什么是手工制品”設定了規則并嚴格執行,雖然如今它為了擴大規模變水了一點,但是大方向的原則還是在的。
結果是手工藝制品愛好者似乎挺買賬,連他們自己都覺得買的不僅是商品還是情懷和歸屬感。
相比之下,亞馬遜的手工電商平臺,強調成本、倉儲、貨運和活躍用戶這些優勢,但并未提及是否要學一些 Etsy 激活社區的做法,那么它能走多遠,也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