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2月7日發表文章稱,德國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著名的《戰爭論》中寫道:“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在理解俄羅斯日益冒險的外交政策時,這句名言再恰當不過了。
例如,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熱衷于“混合戰爭”,即將傳統軍事手段與操縱信息相結合,以達到戰略目的。從很多方面來看,莫斯科近幾年干預格魯吉亞、敘利亞和烏克蘭,都是對克勞塞維茨的名言的詮釋。只不過俄羅斯在這幾個國家進行的戰爭,從軍事上體現了該國政府急于證明其超級大國地位的愿望。
在這3場沖突中,俄羅斯在當地的利益,即使不是無足輕重的,至少也是有爭議的;它的目的首先是向國內外的觀眾證明,俄羅斯是一個有著全球實力和抱負的大國。對克里姆林宮來說,戰爭是塑造國家形象的另一種手段。
自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一直希望與美國和北約平起平坐——有時是作為合作者,有時是作為競爭者。普京在2005年的一次講話中,表達了這種對地位的渴求,他說:“蘇聯解體是上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2015年的官方國家安全戰略文件中提到,俄羅斯要發揮管理重大全球危機的作用,并把“使俄羅斯聯邦成為世界強國”列為重要的國家利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