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轟炸機大舉出動的意圖是什么?韓國媒體猜測紛紛。韓國MBN電視臺網站稱,轟-6遠程戰略轟炸機可以裝載十余枚超音速反艦導彈,具備從中國本土飛至關島的能力。有專家分析認為,中國此次行動意圖是精心設計的,中方此舉很有可能是對圍繞東海和南海的主權紛爭向美日等國進行“武力示威”,并對“薩德”入韓等美日韓加強軍事合作舉動表示不滿,打出“攪動格局之牌”的可能性很大。報道稱,中國在韓國決定部署“薩德”后,推進“限韓令”,對樂天等在華韓企進行稅務調查,實施了一系列“報復”措施。有專家認為,6架轟炸機突然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是中國一系列措施的延續。韓國《朝鮮日報》稱,政府消息人士說:“動用轟炸機的大規模中國軍機編隊的出現,意在向因‘薩德’部署問題和釣魚島爭議而產生矛盾的韓國和日本同時發出警告信息。”
蘇巖礁距離韓國最南端馬羅島149公里,距離中國舟山群島247公里,該海域是中韓主張的專屬經濟區的重疊區域。2013年,在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后,韓國國防部宣布韓國防空識別區擴大方案,范圍延伸至蘇巖礁上空,與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部分重疊。
韓國《國民日報》10日稱,中國軍機此次進入的區域,是韓國防空識別區與中國、日本防空識別區區域重疊的部分。問題在于韓國決定部署“薩德”之后,中國施壓力度加強。中國在韓國防空識別區擴大方案生效后,對于飛行至這一紛爭可能性擴大的地區,表現出謹慎、克制態度。去年8月,中國轟-6轟炸機首次進入蘇巖礁上空,正好是在去年7月8日韓方宣布部署“薩德”決定之后。此后,中國軍機多次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中國在觀察韓國對其軍機進入一事的反應后,進一步“進行武力示威”的可能性很大。韓國《中央日報》援引韓國國防安保論壇事務局長申鐘祐(音)的話稱,在韓國決定部署“薩德”系統之后,“中國就開始了赤裸裸的軍事示威”。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聯合參謀本部有關人士10日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軍機去年數十次進入半島西南海域的韓國防空識別區,主要在蘇巖礁附近的防空識別區飛行。另外,據韓國國民安全處等機構透露,去年中國公務船共有28次進入蘇巖礁附近海域,次數同比增加64.7%。2013年中國公務船有10次進入蘇巖礁附近海域,2014年有8次。去年,中國海洋科學調查船分別進入蘇巖礁以東24公里處和以南37公里處海域,韓國海警派出警備艇向中方示警,展開警戒監視活動。
面對韓國輿論的猜測,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俊赫1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正在同軍方就中國軍機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是否與“薩德”入韓問題有關進行分析。趙俊赫說,政府已在密切關注中方為反制“薩德”采取的措施,政府各部門為制定綜合對策進行多方面努力,至于具體內容,現階段不宜公開。
【環球時報駐韓國、日本特派特約記者 陳尚文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高穎 郭媛丹 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