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英”網站12月19日稱,為與中國搶奪對印度洋的影響力,印度正在該地區加強存在。據報道,英國咨詢公司“IHS馬基特”分析顯示,自2011年以來,印度在世界第三大海洋印度洋的海軍航行增加了三倍。報道表示,這顯示印度“在中國經常出沒的這一關鍵區域增強了自己的存在”。
報道稱,為了展示作為區域超級大國的主導低位,同時為應對印度在南亞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中國一直在在印度洋擴充核潛艇和常規潛艇的部署。
印度洋有著極其重要的貿易地位,每天通過印度洋海運航線運輸的石油達近3600萬桶,幾乎占世界石油供應的40%,同時,印度洋還占世界離岸石油生產總量的40%。印度95%的貿易和80%的原油進口都依賴于印度洋。
安全研究公司HIS簡氏(IHS Jane)的南亞分析員卡倫•娜塔莎•陶羅在一份聲明中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控制印度洋意味著控制亞洲,因為這關系到重要的海洋貿易路線和能源交易。這激化了印度與中國之間的競爭,印度把這片海洋當作自己的后院,而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有可能增強自己在印度洋的影響力”。報道稱,“一帶一路”包括建立道路和鐵路線路、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道、穿越中亞一直持續到歐洲威尼斯的其它基礎設施項目,以及在南亞和地中海北岸之間建立港口和海洋基礎設施。
報道說,自2014年上任以來,印度總理莫迪在和印度洋沿岸國家建立聯系上頗費心思。去年莫迪訪問了塞舌爾共和國、斯里蘭卡和毛里求斯,這些都是為了應對中國在亞洲漸長的影響力。印度和日本正試圖在印度南部和印尼北端建立一道“水中聽音器”的海堤。此舉是為了監視中國潛艇的行動。印度、日本、美國海軍還于今年6月在菲律賓海域舉行聯合演習,這令北京方面“惱火”。
報道稱,印度海軍目前擁有137艘船所組成的艦隊,中國艦隊有300艘船。但印度計劃在未來12年增加100艘新軍艦,包括兩艘航母、三艘核潛艇,耗資610億美元。
IHS簡氏防務海軍問題負責人李•威利特說:“印度洋正在重新展現它的戰略意義,不僅是由于之前的海盜風險,同時也由于世界的海軍強國看到了填補這一區域海洋戰略空白的機遇”。報道最后稱,隨著美國“優雅的衰落”,包括美國在印度洋的式微,這個區域將會由其他國家來涉足。(實習編譯:倪博 審稿:譚利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