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能擺脫“后殖民困境”嗎
孫小迎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上任后第一次國事訪問從中國開始了,人們都在期待這位以言論著稱的新總統將推進中菲關系的改善。杜特爾特也能借此緩解菲所面臨的后殖民困境。
在成為總統之前,杜特爾特在菲律賓已經締造了一個傳奇:在各種非政府武裝力量聚集的棉蘭老島,他讓達沃市130多萬市民享有20多年的安全感。惡劣的社會治安狀況時刻影響并威脅著菲律賓大多數民眾,而塑造良好的治安環境需要和軍警、政府官員中的腐敗現象、甚至某些有影響的社會勢力做斗爭,這無疑需要政治勇氣和智慧。這應該也是杜特爾特屢遭國際社會各種詬病,卻在國內獲得超高民意的原因所在。
除了國內治安狀況,讓菲律賓擺脫美國“新殖民”是菲很多民眾的呼聲,也是杜特爾特的真實想法。2013年8月菲律賓發生了“促廢除政治分肥”反“豬肉桶制度”的10萬人游行,這則新聞至今仍掛在《菲律賓商報》網站頭版,“政治分肥”正是新殖民者拿捏菲律賓政治家族對美忠誠度的軟肋。杜特爾特的背后沒有強大的政黨和家族支持,依托菲律賓民意,他更有意愿和能力去改變這種現狀。
今年9月的東亞峰會上,杜特爾特發表了被外媒稱為“狂怒”的演講。他當著奧巴馬的面,單刀直入地講述了當年美國人在菲律賓殖民時期對當地人殘酷的軍事殺戮;講述了美國殖民主義給菲律賓造成的傷害和留下的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其中就包括毒品泛濫。在殖民主義遺留問題上,杜特爾特應該還有沒能說出口的,即被美國綁架并被推到南海洶涌波濤的浪尖。菲律賓有7500多個豐饒的熱帶島嶼,可以跟中國好好對話,沒有必要與中國大動干戈。
一方面,杜特爾特想要擺脫美國強加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美日等國都不可能放棄菲律賓。這或許是美國政府很難得地一直低調應對杜特爾特的“不禮貌”的原因。菲律賓的悲劇性命運,在于其亞洲大陸的跳板式戰略位置。這使得菲律賓幾百年來就像一個被西方列強操縱的木偶,不得不承受諸多血腥和傷痛。這也是不愿被新“殖民”的杜特爾特最危險的地方,他已經觸碰到了美國的戰略利益。美國前助理國務卿芮效儉甚至放言,杜特爾特“在犯一個政策性錯誤,最終會失去菲律賓民眾支持”。
菲律賓擺脫舊殖民遺留問題和新殖民問題,需要得到中國的幫助。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曾經說過:“美國人總是利用菲律賓,只有中國人真心幫助我們。”
杜特爾特上臺幾個月來,中國對菲律賓禁毒給予的戒毒援助非常及時、到位和接地氣。不久前,杜特爾特對外界表示“中國幫助我們建造的戒毒中心即將完工”,“只有中國在幫助我們”,同時批評美國和歐盟“一點都沒幫忙”。中菲之間的合作遠不應止步于此。不少東南亞國家知識分子曾在中國-東盟智庫對話論壇等場合談到,對東盟國家投資要顧及邊遠地區人民的利益,包括水、電、路以及學校和醫院等。而這正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發起的亞投行的目標和優勢。菲律賓也將從中菲關系進一步發展中緩解其面臨的后殖民困境。
顯然,中菲必須面對并努力化解阿基諾三世時期留下的負資產。此外,從現代東南亞歷史看,新老殖民者有的是辦法污名化處理一個與中國友好、希望能夠擁有獨立外交政策的國家領導人。譬如印尼前總統蘇加諾、柬埔寨已故西哈努克親王的被軟禁和被政變。這也是杜特爾特破解后殖民困境、發展與中國關系時不得不面對的。
杜特爾特來了,希望中國的“一帶一路”和亞投行能夠助力菲律賓緩解后殖民時代的困境。(作者是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