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11月28日電(記者欒海)怎樣才能使坦克“看”得更遠?俄羅斯一個研發團隊為此開發出了名為“翼龍”的無人機樣機,它的特點是像“放風箏”一樣通過線纜與坦克連在一起,在空中為坦克提供能用于偵察的“天眼”。
據俄羅斯REN電視臺報道,“翼龍”無人機的研發單位是莫斯科航空研究所。依據已有的樣機,“翼龍”通過一根表層柔韌且耐磨的柔性電纜與坦克相連。這有多方面好處,如只要坦克持續送電,“翼龍”就能不受時間限制地一直飛。而自帶蓄電池、由無線電遙控飛行的中小型無人偵察機,目前最多連續飛行數小時。
此外,由于坦克乘員的指令和“翼龍”收集的情報都通過柔性電纜內的通信線路傳遞,因此可避免用無線電傳遞信息時被敵方的某些電子設備截獲或阻斷。
據莫斯科航空研究所專家波利揚斯基介紹,“翼龍”的用武之地并非是彈片橫飛的戰場,而是在敵對雙方坦克相互接近、但仍處于彼此射程之外時,或是坦克在未受攻擊的情況下行軍轉移時使用。
波利揚斯基表示,“翼龍”無人機能在坦克周圍半徑50至100米、高度不到百米的范圍內盤旋飛行。機上的雷達、紅外熱成像儀等設備不僅能搜索周邊半徑10多公里內的各種目標,而且能幫助坦克的火炮和導彈瞄準。此外,由于省略了蓄電池的負擔,“翼龍”還能攜帶比普通無人機更多的偵察設備。在敵情不明時,坦克還可藏在掩體工事、建筑物和丘陵的后方,只讓“翼龍”探頭窺視四周。
該項目的研發人員還介紹說,翼龍的另一個特點是它不但有與普通飛機類似的平直機翼,而且其兩個翼尖部位各有一副旋翼,它們的協同工作方式與美國V-22“魚鷹”旋翼機有些相似。因此,“翼龍”能在坦克外殼上垂直起飛,而后在空中快速飛行,并靈活地追隨坦克行進。
俄專家說,這種“有線”無人機的設計并非俄獨創。上世紀60年代后期,聯邦德國陸軍曾試飛過與越野車“連線”、單人駕駛的Dornier Do-32K型直升機,用于偵察。目前以色列正使用一種系留在民用越野車后部、用于對地觀測的無人機HoverMast。但此前還沒有將無人機與裝甲戰車“連線”的實例。
據報道,研發人員正為“翼龍”進一步削減自重并增大其負載量,預計一年后該無人機將交給俄國防部測試。如果一切順利,“翼龍”將有望陪伴俄最新式主戰坦克“阿瑪塔”上戰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