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赴臺取經尋求兩岸展會深度對接
明年4月18日,中國(晉江)國際鞋業博覽會將迎來她的十八歲生日,步入成年的她將煥發新姿,披上金燦燦的“體育產業”外衣,改名中國(晉江)國際鞋業(體育產業)博覽會。
在過去的十七年中,鞋博會在晉江鞋業走出晉江、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進程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隨著體育用品市場的蓬勃,體育產業內部結構性調整,品牌鞋企的產品轉型升級,鞋博會功能單一、影響有限等不足也日益明顯,鞋博會逐步升格為“體博會”勢在必行。
為更好地推動鞋博會升格,近日,晉江市貿促會組織了經貿考察團前赴臺灣,對接整合優質資源,求取辦展“真經”。
1 助力企業掘金體育產業新藍海
跑步騎行者越來越多,足球運動方興未艾,大型體育賽事頻頻舉辦,一股濃厚的運動氣息正在各大城市迅速彌漫。去年末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打造5萬億元規模的體育市場。
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副主任、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副主席彭曉看來,從2015年開始,伴隨全民健身的消費升級,中國體育用品業將迎來又一個黃金十年,其通過轉型升級、深度挖掘商業價值,已經重新步入成長通道。根據投資界發布的體育行業數據,中國的體育運動人口約6.8億,而我國體育產業總值3563億元,占GDP的比重僅僅0.6%,世界上較發達國家其體育產業占GDP比重一般在2%以上,美國已經達到4%。
“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空間巨大,作為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晉江,也有豐富的體育產業資源,客觀上需要對鞋博會進行升格,打造一個外延更廣的專業性體育產業博覽會。”晉江市貿促會會長鐘文玲表示。
事實上,鞋博會是否可以跳出單一的“制鞋”行業,拓寬到整個體育用品行業,已成為企業關注已久的一個話題。業內人士認為,晉江體育產業成熟,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鞋企將品類延伸至服裝乃至運動裝備,更誕生出一些新興的體育用品行業。如果只是一場“鞋”的狂歡,遠遠滿足不了產品轉型升級的需求,其吸引力也遠遠比不上體博會等大型體育盛會,要提升鞋博會吸引力和影響力,升格是很有必要的。
這種改變在上一屆鞋博會就初現端倪,雖然展會名稱沒有變,但外延得到了明顯提升,無論是從展區的規劃設計還是企業的參展內容來說都聞到了“體博會”氣息。如1000㎡戶外工業設計產品館展示了戶外用品、設計、創新、新技術、新材料、3D打印等內容;“舒華體驗區”則展示了舒華體育智能化、自動化的運動器材;“產業心·足球夢”互動體驗區則通過引入射門裝置,讓參會人員感受足球魅力,分享足球樂趣;而卡爾美、ONE等參展企業則分別將足球裝備和戶外騎行裝備作為展示主題。
“升格后,除了以鞋業為主外,還會吸引包括泳衣、健身器材、戶外運動裝備等企業來參展,同時引入海內外優質的賽事資源、創意機構和本土企業對接。”鐘文玲表示。
2 助力企業整合體育產業資源平臺
鞋博會升格為體博會,不僅是適應國家體育產業政策利好而轉型,也是基于本土鞋服企業的轉型而做出的變革。近年來,包括安踏、361°、特步、貴人鳥等龍頭體育用品企業均已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了投資戰略。
貴人鳥在年初完成了對國內最大的體育垂直媒體+社區虎撲的2.4億元投資,雙方還與景林資本共同合作成立了體育基金動域資本,總規模為20億元,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體育產業投資基金。
“我們想做的是國內體育產業第一公司。”貴人鳥副總裁陳奕在發布會上表示,以往,體育產業的金字塔從塔尖到底部的三層分別是職業經濟、賽事及媒體和全民體育,從上至下關注度、掘金的機會依次降低。而未來,這個結構會變成倒金字塔,滿足全民運動的需求會變成體育產業最大的蛋糕。
不僅是貴人鳥,今年6月,361°宣布與樂視體育牽手,這一跨界戰略合作,將全面拉開雙方在智能運動裝備領域的部署大幕,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運動生態系統。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則攜手智美控股進軍體育賽事運營產業,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賽事運營、品牌推廣、創新型體育裝備用品的市場開發和產業鏈整合布局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在投資戰略調整的同時,傳統鞋服企業也紛紛進軍騎行、足球等新領域,在戶外運動裝備上加大馬力。今年10月26日,安踏在廣東恒大足球學校發布“只管去踢”足球戰略,宣布正式進軍足球市場,計劃通過賽事、教練、裝備、場地“四大計劃”全面推進來實現自己的“足球霸業”。而361°則攜手ONE WAY共同開拓大中華區市場,發力戶外探險、滑雪、騎行三大領域。
鐘文玲表示,面對體育產業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晉江“鞋博會”升級為“體博會”不僅僅是展會內涵和外延的提升,還將成為晉江整合體育產業資源的平臺。
泉州知名品牌營銷專家張發松曾表示,逐漸崛起的地區產業力量及日漸成熟完善的體育產業結構,正是晉江舉辦“體博會”的堅實產業基礎,而舉辦“體博會”對于進一步整合國際、國內體育資源,進一步提升晉江體育產業的發展和在國際、國內的戰略地位,將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