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雙手不方便寫字,但他卻可以如彈鋼琴般,熟練地在鍵盤上敲打出字符。《一百六十八級階梯》這篇文章,正是他一字一句,從鍵盤上“彈”出來的。
伍綠羽的手指畸形,寫作敲擊鍵盤時,就如彈鋼琴一般
海都閩南網訊“阿旦”是他的筆名。正如他所說,“旦”字就像地平線上一輪剛升起的太陽。名如其人,本月初,他用親身經歷創(chuàng)作的散文《一百六十八級臺階》感動很多人,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晉江青年文學獎。他說,今后打算繼續(xù)寫文章,為殘疾人群體帶去陽光。
他叫伍綠羽,今年29歲,晉江英林鎮(zhèn)東邊村人,如今是晉江市殘聯(lián)的一名工作人員。出生14天時,他因患小兒黃疸,留下腦癱后遺癥,要靠著三輪車才能行走。直至9歲那年,父母帶著他上北京治療,奇跡般地能走路了。
受父親伍約瑟先生的影響,他從小就對文學深感興趣。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他得到去黎明大學繼續(xù)學習的機會。也是在這里,他見到了校門口那排長長的階梯,“征服”一百六十八級階梯的故事,由此展開。
“征服”階梯 堅持帶來了快樂
讀完高中后,因雙手不方便寫字,綠羽并沒有參加高考。后來,他寫了封信給父親說,自己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尋求獨立自主。當時,他的父親只是微笑著沒說什么,卻把這事兒擱在了心里頭。
此后,他的父親便去請教一些老師,看有沒有辦法讓兒子繼續(xù)讀書。在晉江英林中學校領導的幫助下,一封送至黎明大學的推薦信,讓他得到了繼續(xù)學習的機會。來到學校的第一天,當他首次站在校門口的臺階下時,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征服這長長的階梯。
其實,早在上大學前,他便開始刻苦地做“功課”了。因為平衡能力不好,綠羽每上一級臺階都需要人扶著。上大學前的兩個月里,每天下午他都會在好朋友的陪伴下,去英林中學的后操場走樓梯,從扶著走,到慢慢地放開走……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鍛煉,在大二上學期,綠羽終于可以在無人陪伴下,獨自攀登階梯了。
他說,小時候,因追不上玩伴的步伐,自己被關在門外,“快樂就差那么一點點”。如今,他坐在高高的臺階上,看著自己的雙腳,欣喜自己終于越過了那魂牽夢縈的“一點點”。他在文章里寫道:立身于階梯之上,微風送爽,一種莫名由衷的欣喜,滋生在這一百六十八級臺階之上。浪漫階梯,原來這就是我的浪漫——是經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一份輕松感的浪漫。
繼續(xù)創(chuàng)作 為殘疾群體帶去陽光
這么刻骨的一份浪漫,因一次偶然,被綠羽寫了下來。《一百六十八級臺階》曾先后獲得福建報紙副刊一等獎、福建新聞獎二等獎。“我父親是名語文老師,小時候受他影響,在潛移默化中,我對文學產生熱愛。”綠羽說,在高中時,他還寫了本《綠羽》詩集,里面共有24篇作品,都是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文學對我而言,就像是一位知心的好朋友,可以抒發(fā)心情。日子久了,也就愈發(fā)喜歡上它。”綠羽笑著說,高中時,在一位語文老師的教導下,他開始學習詩歌寫作。在此過程中,他父親的老師倪淼森曾多次不辭辛苦到家里教導他寫作,并給他寫了十封意味深長的信。
“倪淼森老師是一位真正的文人,在教導我寫作的同時,也教我怎么做人。”綠羽告訴記者,也是在老師給他上課時,他才感覺到生活如此美好。正因如此,今后他打算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寫作專長,為殘疾人群體帶去陽光。
勤奮工作 能幫到別人很開心
“其實,我更想像正常人那樣,去闖蕩外面的世界,經商賺錢來孝敬父母,或者做設計師。”在去年的全國殘疾人輔助設計大賽中,綠羽設計的輪椅摩托設計圖獲得優(yōu)秀獎。為了實現(xiàn)夢想,上大學時,綠羽選擇了物流專業(yè)。
畢業(yè)后,綠羽曾在捷龍超市工作過,維護ERP系統(tǒng),做企業(yè)資源管理。之后,他又轉到企劃部,幫忙做一些活動策劃。如今,他已經是晉江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的一名工作人員,負責起草材料、收發(fā)文件,幫忙辦理二代殘疾證。“這工作我越來越喜歡,因為可以幫到別人,很開心。”綠羽邊說便飛快地敲打著鍵盤。
話音剛落,有人走進辦公室辦證。綠羽連忙起身,踏著不是很穩(wěn)健的步伐上前幫忙。他的同事小蔡說,因為綠羽的肢體不方便,下鄉(xiāng)的活動就沒法去。但他可以配合宣傳方面的工作,提供策劃方案,“他打字也很快,對電腦也很熟悉,我們要是遇到問題,還可以找他幫忙”。(本網記者 張清清 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