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之名源于“晉人沿江而居”,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為避戰亂,南渡長江,逃入閩南,據河而居,因懷念故土,為河取名晉江,唐開元年間,設立晉江縣。“五店市”即“五家店鋪發展起來的集市”,街區東南入口使用的“五店市”三個字取自明代著名書法家張瑞圖書法作品集字而成。五店市作為古代的集市和商旅中途暫息的驛站,歷經1300多年的發展,逐漸成為晉江老城的核心區。
改革開放使晉江的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地處“內城”的五店市老街區,由于人口持續外遷,建筑缺乏修繕,街區漸趨沒落,令有識之士痛心不已!2011年,晉江市政府聘請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心對五店市進行保護性改造,把她打造成“閩南文化新街口,晉江城市會客廳”!
五店市街區占地252畝,按2011年轉讓的最高地價,轉讓土地可得10億元土地財政收入,晉江市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片傳統街區,不僅放棄土地拍賣,還投入6億元進行征遷和保護建設。其不余遺力地保護讓人欽佩。
如今,眾多散落晉江鄉村的閩南老宅整體搬入,與原有傳統建筑相伴輝映,使五店市成為晉江傳統文化最為集中的存留地。她不僅保存著大量從明、清到民國、近代各個時期的傳統民居、宗祠、古廟、古商鋪等建筑,還承載著本地廣泛流傳、歷久不衰的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肖厝口岸首次進口紅土鎳礦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