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晉江市委宣講團走進梅嶺,帶動梅嶺上下掀起一股新的學習熱潮。形式多樣的專題學習會持續開展,在梅嶺凝聚起改革的共識,激發了奮進的力量。
梅嶺城區新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凝心聚力、守正創新,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梅嶺落地見效。”梅嶺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周嘉琛說,梅嶺上下不僅要學習好、宣傳好全會精神,更要貫徹好全會精神,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服務群眾的蓬勃動力,為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示范貢獻梅嶺力量。
聚焦經濟發展 力推片區繁榮
盛夏的梅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建設中的梅嶺中片區
位于晉江城中心的梅嶺中片區項目現場,項目改造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未來,這里將成為晉江新的時尚地標。
梅嶺中片區項目是晉江雙創活力走廊上重要的城市節點,更是晉江打造品質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的重要舉措。項目作為晉江盤活城市低效用地的關鍵抓手,累計征收土地777畝,將打造承載新興消費和創新功能、提振城市形象的城市中央活力之芯。
除梅嶺中片區項目外,地處梅嶺轄區的晉江普尚國際中心、榮譽至尚酒店等重點項目同樣在如火如荼推進,為梅嶺經濟發展、片區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據了解,梅嶺街道2024年67個晉江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63.8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64%。其中,新開工項目5個,新建成項目2個,新策劃項目6個。
上半年,梅嶺街道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抓手”,新增招商簽約7個項目,總投資28.5億元。其中,晉江普尚國際中心、晉江華為營銷中心、萬全智能總部項目、榮譽至尚酒店4個項目已開工,賦能品牌數字化轉型及AI數字化技術服務開發項目、明聯科技總部項目、晉江立和中醫館項目等3個項目已履約。除此之外,街道圍繞智云生態、數智城市建設、數智賦能基層治理、數智農貿市場等方面組建工作專班,大力推進相關工作開展,推動數智轉型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開展“千名干部進千企”活動,實行“保姆式”服務,并積極開展產業鏈人才(項目)需求分類專題調研行動,“點對點”引進符合本地發展的高層次人才51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下階段,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梅嶺將持續優化片區建設,統籌優化梅嶺中片區規劃建設、功能布局,有序推進項目招商及安置房、交通路網、教育配套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片區更新改造進度;繼續緊抓項目支撐,盯緊策劃、招商、開工、投產等關鍵環節,攻堅項目建設進度,高質量推動在庫項目快開工、快投產、快達效;全力精準招商引資,實施“主官招商、全員招商”,積極招引供應鏈平臺、跨境電商、總部經濟、金融產業和大宗商品交易等特色服務業項目,確保全年完成招商(簽約)項目10個以上;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用心打造產業有特色、企業有活力、企業家有尊嚴的良好環境。
聚力建管并舉 打造品質城區
近日,梅嶺新一期人居環境整治日活動如期開展,轄區15個社區以網格為單位全面整治城鄉環境薄弱環節。
基層治理中心解決群眾煩心事。
近年來,聚焦城市管理精細化,梅嶺街道不僅堅持每月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日活動、靚城行動,更全面實行環衛保潔網格化管理,實行泉州、晉江、街道、社區四級考評,并將考評范圍從社區延伸至各小區。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機制的持續完善,推動著梅嶺城區品質不斷提升。
今年年初以來,梅嶺街道在竹樹下社區、雙溝菜市場、聚興小區周邊、梅嶺綜合市場等地安排人員定時定點值守,并統一劃線,設置便民攤點,有效解決了占道經營對交通造成的影響;同時,將世紀大道定為城市主干道整治樣板街區,塘岸街、新華街、湖光路、梅園路定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樣板街區,品質城區的形象日益彰顯。
上半年,梅嶺街道不僅高效推進梅嶺中片區項目,堅持征遷掃尾和招商引資工作“兩手抓兩推動”,推動糖人街項目、三光天項目、華僑博物館等策劃項目有序開展,更以低效用地盤活為抓手,多措并舉推進轄區閑置土地資源集約利用,長遠謀劃創新產業和未來產業布局,共策劃盤活利用低效用地項目37個。除此之外,城區綜合執法、城鄉污水治理、河長制常態治水、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及系列小區品質提升行動均取得新成效。
下階段,聚焦城市品質升級,梅嶺將推進系列示范化改造,有序推進城中村社區漸進式改造,完成5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并實施一系列“品質提升”配套工程,帶動城市品質有機更新;進一步實施精細化管理,深入開展“城管進小區”工作,實現端口前移,合力破解小區內多方治理管理難題,全面整治“兩違”、物業管理等薄弱環節;全力攻堅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整治市容市貌亂象,定期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及“潔凈家園”活動,嚴防問題反彈回潮,確保考評成績保持晉江前列;堅持常態化治理,著力源頭管控,強化巡查力度,完善入河入海排口“一張圖”,“一水一策”抓好網格化治水工作,堅決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同時扎實做好城市揚塵污染、餐飲油煙、施工噪聲綜合治理,深化“全民動員、綠化晉江”活動,確保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堅持以民為本 提升幸福指數
長者食堂里的幸福
“老板,給我來一份優惠套餐。”中午時分,梅嶺街道桂山社區“長者食堂”的菜肴還未上齊,不少老人已經迫不及待前來用餐。
“這里為老人提供低價健康餐,一葷兩素才9.9元,老厝邊們經常來。”今年70多歲的居民莊阿蓮笑著說。
據介紹,桂山社區“長者食堂”是梅嶺轄區開辦的第三家社區“長者食堂”,開辦以來,日均服務50位老年人。
上半年,聚焦民生服務升級,在養老服務方面,梅嶺除著力推進長者食堂建設外,還持續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累計提供實體服務536人次;持續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為轄區16名特殊困難老年群體建立信息臺賬,實現月探訪率100%。在民生保障方面,梅嶺重點抓好低收入家庭擴圍增效工作,累計發放低保、特困金104萬多元,為24戶次困難家庭發放臨時救助金12.49萬元,為2戶次“救急難”對象發放救助金1萬元,并扎實落實重點幫扶家庭“四幫四扶”工作,做到“一戶一策”;同時,堅持開展社會特困戶、“四幫四扶”對象、殘疾人等貧困對象走訪慰問,有效解決社會特困群眾的生活問題。在教育發展優質均衡方面,梅嶺積極籌集資金投入教育,協調推進實小鳳竹校區二期工程等一批教育項目建設,并探索推行“委托管理”“名校共建”,形成“希信+赤西”“心養+嶺山”“平山+雙溝”小片區管理模式,以及“心養小學與新加坡彌陀學校共建”“嶺山小學、赤西小學與南京青云巷小學共建”格局。在文體旅融合方面,梅嶺堅持以“思想引領+文化供給”為抓手,持續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同時大力培育三光天(錦塘)舞龍等優秀非遺項目,著力塑造梅嶺文旅新品牌。
下階段,聚焦群眾幸福指數提升,梅嶺將進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加大困難群眾摸排力度,著力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低保邊緣人口擴面率和覆蓋率,扎實推進專項救助工作;著力構建養老體系,推進多層次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爭年底街道三星級及以上養老服務設施不少于5所,逐步構建起立體式、普惠型、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持續優化教育供給,通過搭建平臺、以賽促學、以賽促練培育優質師資,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同時,加快嶺山小學重建工程、平山中心幼兒園遷建工程等教育項目建設,多措并舉優化育人環境,提升辦學品位;不斷豐富文化供給,結合街道實際,深入挖掘晉江本土優秀文化和城市精神,打造更多接地氣、暖人心的文化文藝精品,持續擦亮文體旅融合品牌,積極謀劃創建文化旅游休閑街區,著力激發文旅活力,彰顯文化底蘊。
夯實黨建基礎 著力基層治理
日前,梅嶺街道竹園社區新一期“大黨委”黨建聯席會召開。
會上,梅嶺街道干部、竹園社區“兩委”、駐區相關單位負責人及竹園社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等聚焦老舊小區改造各抒己見,群策群力助推老舊小區治理提升。
上半年,聚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梅嶺街道持續推進落實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結合網格管理、“雙報到”制度、百千工程,建立“大工委”“大黨委”黨建聯席會制度,廣聽民聲納民意。同時,在梅青社區探索“機關單位+社區”共治新路徑,在桂山社區推進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在梅庭社區探索駐區單位、企業、學校三方共治格局,進一步凝聚區域黨建合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據了解,梅嶺目前已整合形成基層網格管理一張網,在二級網格上建成77個黨群服務站,聘用159名專職網格員,實現每個一、二級網格都有1名“全科”網格員,每個二級網格站每月至少開展1次活動,網格知曉率、滿意率持續提高。此外,街道出臺職責清單,通過“每日核心任務、每周協調調度、每月提升培訓、季度總結規劃”,有效提升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的全面覆蓋和精細管理。上半年,梅嶺街道共核實“一標三實”數據37288個,發現并上報“民意速辦”各類有效事件4109條,結案率97.4%,“網格+”矛盾糾紛應用平臺累計受理各類案件227起,黨建引領基層網格治理成效凸顯。
下階段,梅嶺街道將繼續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居住小區“黨建+物業”服務管理機制,持續推進“紅色業委會”,推動社區、網格、物業、業委會交叉任職,推動“黨建+”鄰里中心拓面提質增效;將進一步健全“四方議事協商”制度,探索“網格自治”,結合“百千工程”“雙報到”等工作,積極對接掛鉤單位,尋求政策、資金、資源幫助,確保網格真轉實轉、真用實用;將著力推進“一鎮一品牌”項目建設,在各社區成立“溫情梅嶺”平安建設志愿服務隊,培育一批平安志愿者、調解熱心人,打造居民自治典范;將進一步整合優化社區治理辦、司法所、勞務所、網格辦、便民服務中心等資源,為居民搭建集便民服務、信訪訴求、溫情調解、快處糾紛于一體的“一站式”平臺。(記者賴自煌秦越)